第1045部分 (第1/4页)

胤街菹夭坏迷傧蛘庑┤苏鞣⑷魏纹渌�嬉邸�

'16'十二月,甲午,上幸凤泉汤;戊申,还宫。

'16'十二月,甲午(初三),唐玄宗到了凤泉汤;戊申(十七日),玄宗返回宫中。

'17'庚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坐党引疏族,贬蕲州刺史。

'17'庚申(二十九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因偏袒、提拔远亲而获罪,被贬为蕲州刺史。

'18'是岁,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

'18'在这一年,张说奏请玄宗批准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在中书门下之下分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管理日常事务。

'19'初,监察御史濮阳杜暹因按事至突骑施,突起骑施馈之金,暹固辞。左右曰:“君寄身异域,不宜逆其情。”乃受之,埋于幕下,出境,移牒令取之。虏大惊,度碛追之,不及。及安西都护阙,或荐暹往使安西,人服其清慎。时暹自给事中居母忧。

'19'当初,监察御史濮阳人杜暹曾因查验某事到了突骑施,突骑施人向他馈赠黄金,他坚决推辞不受。他左右的随从对他说:“您现在身在异域,不应拂了他们的盛情。”这样他才接受下来,让人将黄金埋在自己所住的账篷下面,等到完成使命离开突骑施辖区之后,才写信告诉他们,并且让他们自己取出来。突骑施人见信后十分惊异,立即穿越沙漠前来追赶,只是未能追上。后来安西都护一职出缺,有人推荐杜暹前去安西担任这一职务,说当地百姓无不叹服他的清廉谨慎。这时杜暹正因母亲去世由给事中任上辞官回家守制。

十二年(甲子、724)

十二年(甲子,公元724年)

'1'春,三月,甲子,起暹为安西副大都护、碛西节度等使。

'1'春季,三月,甲子(初五),唐玄宗征召正在为母亲服丧的杜暹出任安西副大都护和碛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

'2'神龙初,追复泽王上金官爵,求得庶子义于岭南,绍其故封。许王素节之子,利其爵邑,与弟谋,使人告义非上金子,妄冒袭封,复流岭南,以继上金后为嗣泽王。至是,玉真公主表义实上金子,为兄弟所摈。夏,四月,庚子,夏立义为嗣泽王;削爵,贬鄂州别驾。壬寅,敕宗室旁继为嗣王者并令归宗。

'2'神龙初年,曾下令恢复泽王李上金的官爵,并在岭南找到了他的庶子李义来承袭其爵位。许王李素节之子李凯觎李义的爵位和封户,便与自己的弟弟李策划,指使他人控告李义不是李上金的儿子,说他是假冒袭封,于是唐中宗又将李义流放到岭南,转而让李当李上金的后嗣并封其为嗣泽王。至此时,玉真公主向玄宗皇帝上表说明李义的确是李上金的儿子,只是受到了李兄弟的诬告和排挤。夏季,四月,庚子(十一日),唐玄宗又将李义立为嗣泽王,削去李的爵位,将李贬为鄂州别驾。壬寅(十三日),唐玄宗颁下敕令,让宗室中以旁系亲属身分继立为嗣王的一律回归本宗。

'3'壬子,命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北平地测日晷及极星,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同时候之。阳城晷长一尺四寸八分弱,夜视北极出地高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浚仪岳台晷长一尺五寸微强,极高三十四度八分;南至郎州晷长七寸七分,极高二十九度半;北至蔚州,晷长二尺二寸九分,极高四十度。南北相距三千六百八十八里九十步,晷差一尺五寸二分,极差十度半。又南至交州,晷出表南三寸三分;八月,海中南望老人星下,众星粲然,皆古所未名,大率去南极二十度以上星皆见。

'3'壬子(二十三日)。唐玄宗命令太史监南宫说等人在黄河南、北两岸的平地上观测太阳的影子和北极星的位置,于夏至这一天中午在不同地方各树起一支八尺长的标杆,在同一时间测量不同标杆影子的长度。阳城县日影的长度为一尺四寸八分弱,晚上看到的北极星高出地面三十四度又十分度之四;在汴州浚仪岳台日影的长度为一尺五寸微强,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三十四度八分;南部的郎州日影长度为七寸七分,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二十九度半;北部的蔚州日影长度为二尺二寸九分,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四十度。位于南部的郎州和位于北部的蔚州两地之间相距三千六百八十八里九十步,两地日影长度相差一尺五寸二分,晚上北极星高出地面的角度相差十度半。再往南到交州,日影伸至标杆南面三寸三分处;八月,在海中南望南极星下,群星清晰明亮,全都是以往未曾命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