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部分 (第1/4页)

太子兵所经诸门守者皆坐流;韦氏之党奏请悉诛之,上更命法司推断。大理卿宋城郑惟忠曰:“大狱始决,人心未安,若复有改推,则反仄者众矣。”上乃止。

太子起兵时所通过的各个宫门的守卫者都被判处流刑。韦后集团的成员奏请将这些人全部处死,唐中宗下令司法部门重新审理推问此案。大理卿宋城县人郑惟忠说:“现在这件大案刚刚判决,人心尚未安定下来,如果再重新改判的话,那么因此而辗转不安的人就太多了。”唐中宗这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以杨思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待。癸卯,赦天下。

唐中宗任命杨思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癸卯(初八),唐中宗下诏大赦天下。

赠武三思太尉、梁宣王,武崇训开府仪同三司、鲁忠王。安乐公主请用永泰公主故事,以崇训墓为陵,给事中卢粲驳之,以为“永泰事出特恩,今鲁王主婿,不可为比。”上手敕曰:“安乐与永泰无异,同穴之义,今古不殊。”粲又奏:“陛下以膝下之爱施及其夫,岂可使上下无辨,君臣一贯哉!”上乃从之。公主怒,出粲为陈州刺史。

唐中宗追赠武三思为太尉、梁宣王,追赠武崇训为开府仪同三司、鲁忠王。安乐公主请求依永泰公主的先例称武崇训的坟墓为陵,给事中卢粲反驳她说:“永泰公主的事情属于特意降恩。现在鲁王武崇训只是皇帝的女婿,不能与永泰公主相提并论。”唐中宗给他亲手写下的敕令说:“安乐公主与永泰公主没有不同,合葬的道理,古今没有区别。”卢粲又上奏道:“陛下将自己对女儿的慈爱推及女婿,怎么可以使得君臣上下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呢!”唐中宗这才听从了他的意见。安乐公主十分生气,将卢粲外放为陈州刺史。

襄邑尉襄阳席豫闻安乐公主求为太女,叹曰:“梅福讥切王氏,独何人哉!”乃上书请立太子,言甚深切。太平公主欲表为谏官,豫耻之,逃去。

襄邑县尉襄阳人席豫听说安乐公主请求中宗立她为皇太女,慨叹道:“汉代梅福指斥汉成帝冤杀王章,这是一个多么无畏的人哪!”便上书请求唐中宗及早选立太子,话十分深切诚恳。太平公主打算上表请求任命席豫作朝廷谏官,席豫以此为耻,便逃离了。

'11'八月,戊寅,皇后及王公已下表上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楼为制胜楼。宗楚客又帅百官表请加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皇后。上并许之。

'11'八月,戊寅(十三日),韦皇后及王公们已经下表,向唐中宗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请求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将玄武楼改名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皇后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唐中宗全部同意。

'12'初,右台大夫苏治太子重俊之党,囚有引相王者,密为之申理,上乃不问。自是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谋谮相王,使侍御史冉祖雍诬奏相王及太平公主,云“与重俊通谋,请收付制狱。”上召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使鞫之,至忠泣曰:“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上素友爱,遂寝其事。

'12'当初,右台大夫苏负责审问太子李重俊的党羽,罪犯中有人牵扯上相王李旦,苏秘密地为相王申辩,唐中宗才不再追究此事。从此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就日夜策划诬陷相王李旦,他们指使侍御史冉祖雍上奏诬陷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说他们两人“与李重俊合谋造反,请将他们逮捕审讯。”唐中宗于是派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负责审理此案,萧至忠流着眼泪说:“陛下富贵已极,拥有整个天下,却不能容纳一弟一妹,难道还要让人罗织罪名,把他们陷害至死吗?相王当初做皇太子时,曾坚决地请求则天皇后允许他把天下让给陛下,为此多日吃不下饭,这是海内外臣民人所共知的事情。陛下现在为什么仅凭冉祖雍的一句话就怀疑相王呢?”唐中宗对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一向友爱,听了这番话以后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不问了。

右补阙浚仪吴兢闻祖雍之谋,上疏,以为:“自文明以来,国之祚胤,不绝如线,陛下龙兴,恩及九族,求之瘴海,升之阙庭。况相王同气至亲,六合无贰,而贼臣日夜连谋,乃欲陷之极法;祸乱之根,将由此始。夫任以权则虽疏必重,夺其势则虽亲必轻。自古委信异姓,猜忌骨肉,以覆国亡家者,几何人矣。况国家枝叶无几,陛下登极未久,而一子以弄的一受诛,一子以愆违远窜,惟余一弟朝夕左右,尺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