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部分 (第1/4页)

良久,梁兵大败,引数十骑突围。梁步卒凡十万,晋兵环而击之,败卒登木,木为之折,追至河上,杀溺殆尽。收散卒自黎阳渡河,保滑州。

'5'后梁帝曾多次催促刘作战,但刘却闭门不出。于是晋王留副总管李存审坚守军营,他亲自去贝州慰劳包围张源德的军队,并扬言回归晋阳。刘听到之后,上奏请求袭击魏州,后梁帝告诉他说:“现在全国都交给你,社稷存亡,在此一举,希望你努力去作战。”于是刘命令澶州刺史杨延直率领一万人开赴魏州,杨延直半夜时到达魏州城南,城中晋军选拔了五百壮士偷偷出城袭击杨延直的军队,杨延直没有防备,溃散逃跑。第二早晨,刘的全部军队从莘县来到魏州城东,和杨延直剩下的军队会合。李存审率领营中的军队紧跟在他们的后面,李嗣源率领城中的部队出城迎战后梁军。这时晋王也从贝州到达,与李嗣源的军队正好在刘军队的前面。刘看到,惊讶地说:“是晋王啊!”于是刘引兵稍作退却,晋王率军紧随其后,一直到了旧元城的西面,与李存审的部队相遇。晋王的军队在西北面摆出方阵,李存审在东南面摆出方阵,刘的军队则在他们的中间摆开圆阵,刘军队四面受敌,双方交战很久,后梁军大败,刘率数十骑兵冲出了包围逃跑。后梁军有七万多步卒,被晋军包围住攻打,后梁军败兵爬上了树,以致树被压断。晋军一直追到黄河边上,后梁军几乎全部被杀死或淹死。刘收集起被击散的军队从黎阳渡过黄河,退守滑州。

匡国节度使王檀密疏请发关西兵袭晋阳,帝从之,发河中、陕、同华诸镇兵合三万,出阴地关,奄至晋阳城下,昼夜急攻;城中无备,发诸司丁匠及驱市人乘城拒守,城几陷者数四,张承业大惧。代北故将安金全退居太原,往见承业曰:“晋阳根本之地,若失之,则大事去矣。仆虽老病,忧兼家国,请以库甲见授,为公击之。”承业即与之。金全帅其子弟及退将之家得数百人,夜出北门,击梁兵于羊马城内;梁兵大惊,引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闻晋阳有寇,遣牙将石君立将五百骑救之;君立朝发上党,夕至晋阳。梁兵扼汾河桥,君立击破之,径至城下大呼曰:“昭义侍中大军至矣。”遂入城。夜,与安金全等分出诸门击梁兵,梁兵死伤二三。诘朝,王檀引兵大掠而还。晋王性矜伐,以策非己出,故金全等赏皆不行。

匡国节度使王檀秘密上疏建议派关西军队袭击晋阳,后梁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派河中、陕、同华诸镇军队共计三万余人,开出阴地关,很快到达晋阳城下,昼夜急攻。由于城中没有准备,于是征发各司的工匠以及市民们登城拒守,城墙有好几处几乎被踩陷。监军张承业感到非常害怕。这时原来代北的将领安金全退居在太原,前去拜见张承业,并对他说:“太原是晋王的根本之地,如果失守,国家大事就全部完了。我虽看老有病,但仍为国担忧,请求把库存兵甲交给我,我为你去攻打后梁军。”张承业将库存兵甲交给了安金全。安金全率领着他的子弟以及退下来将领的家人共有几百人,乘夜间出晋阳北门,在羊马城内向后梁军发起了进攻。后梁军将士感到非常惊恐,引兵退却。晋昭义节度使李嗣昭听说晋阳被敌人侵袭,派牙将石君立率领五百骑兵前往援救。石君立早上从上党出发,晚上就赶到了晋阳。后梁军扼守汾河桥,石君立击败了他们,直奔晋阳城下,他高声大呼说:“昭义侍中大军已经到来。”于是率军开进晋阳城。当天夜晚,石君立与安金全等率兵分别从晋阳城各门出击后梁军,后梁军被打死打伤的有十分之二三。次日晨,王檀领兵在晋阳城外大肆抢劫一番后撤回。晋王的性情喜欢居功自夸,因为这次晋阳解围的谋略不是他想出来的,所以对安金全等也就都没有奖赏。

梁兵之在晋阳城下也,大同节度使贺德伦部兵多逃入梁军,张承业恐其为变,收德伦,斩之。

当后梁兵重重包围在晋阳城下时,大同节度使贺德伦军队的士兵有很多人逃奔后梁军,张承业害怕贺德伦策划兵变,就将他抓了起来,并斩杀了他。

帝闻刘败,又闻王檀无功,叹曰:“吾事去矣!”

后梁帝听说刘战败,又听说王檀也没有成功,叹息地说:“我的事业就要完了。”

'6'三月,乙卯朔,晋王攻卫州,壬戌,刺史米昭降之。又攻惠州,刺史靳绍走,擒斩之,复以惠州为磁州。晋王还魏州。

'6'三月,乙卯朔(初一),晋王进攻卫州,壬戌(初八),卫州刺史米昭投降了晋王。晋王又攻惠州,惠州刺史靳绍逃走,晋王抓住他斩了,把惠州改为磁州。晋王回到魏州。

'7'上屡召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