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部分 (第1/4页)

公俨不时之官,托云军情所留;帝乃徙天平节度使霍彦威为平卢节度使,聚兵淄州,以图攻取,公俨惧,乙未,始之官,丁酉,彦威至青州,追擒之,并其族党悉斩之,支使北海韩叔嗣预焉。其子熙载将奔吴,密告其友汝阴进士李,送至正阳,痛饮而别。熙载谓谷曰:“吴若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笑曰:“中原若用吾为相,取吴如囊中物耳。”

王公俨不按时去上任,推托说因为军情留了下来。后唐帝于是调天平节度使霍彦威为平卢节度使,把军队集中在淄州,计划攻取青州。王公俨感到害怕,乙未(十一日),才开始去上任。丁酉(十三日),霍彦威到达青州,追踪王公俨,把他抓获,于是将他的家族和同党全部斩杀,支使北海人韩叔嗣也参预了这件事情。韩叔嗣的儿子韩熙载将要投奔吴国,偷偷告诉他的朋友汝阴进士李,李送他到正阳,痛饮一番然后告别。韩熙载对李说:“吴国如果起用我为宰相,我就长驱直入平定中原。”李笑着说:“中原如果用我为宰相,夺取吴国如同取囊中之物。”

'50'庚子,幽州言契丹寇边,命齐州防御使安审通将兵御之。

'50'庚子(十六日),幽州方面报告说契丹人侵犯边境,后唐帝命令齐州防御使安审通率兵抵御。

'51'九月,壬戌,孟知祥置左、右飞棹兵六营,凡六千人,分戍滨江诸州,习水战以备夔、峡。

'51'九月,壬戌(初八),孟知祥设置了左、右飞棹兵六个营,共有六千人,分别戍守在沿江诸州,熟习水上作战,来防备夔、峡。

'52'癸酉,卢龙节度使李绍斌请复姓赵,从之,仍赐名德钧。德钧养子延寿尚帝女兴平公主,故德钧尤蒙宠任。延寿本令刘之子也。

'52'癸酉(十九日),卢龙节度使李绍斌请求恢复姓赵,后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赐他名字叫德钧。赵德钧的养子延寿娶了皇帝的女儿兴平公主,所以赵德钧更加蒙受宠任。延寿本来是县县令刘的儿子。

'53'加楚王殷守尚书令。

'53'加封楚王马殷守尚书令。

'54'契丹述律后爱中子德光,欲立之,至西楼,命与突欲俱乘马立帐前,谓诸酋长曰:“二子吾皆爱之,莫知所立,汝曹择可立者执其辔。”酋长知其意,争执德光辔欢跃曰:“愿事元帅太子。”后曰:“众之所欲,吾安敢违。”遂立之为天皇王。突欲愠,帅数百骑欲奔唐,为逻者所遏;述律后不罪,遣归东丹。天皇王尊述律后为太后,国事皆决焉。太后复纳其侄为天皇王后。天皇天性孝谨,母病不食亦不食,侍于母前应对或不称旨,母扬眉视之,辄惧而趋避,非复召不敢见也。以韩延徽为政事令。听姚坤归复命,遣其臣阿思没骨馁来告哀。

'54'契丹述律后喜欢中子德光,想立他为契丹主。到了西楼,让他和突欲一起骑着马立在帐前,然后她对各位酋长说:“这两个儿子我都很喜欢,不知道该立那个为契丹主,你们选择一个可以立为契丹主的,然后拉住他的马缰绳。”酋长们知道她的心思,都争着去拉德光的马缰绳,并高兴跳着说:“愿意侍奉元帅太子。”述律后说:“大家的愿望,我怎么敢违背。”于是立德光为天皇天。突破心中不平,率几百骑兵想投奔后唐,被巡逻的人所阻止。述律后没有治他罪,只是把他遣送回东丹。天皇王尊述律后为太后,国家大事都由她来决定。太后又接纳她的侄女为天皇王后。天皇王的性情谨慎孝顺,他的母亲得病后不能吃饮,他也不吃饮,天天侍奉在母亲的身边,应对母亲有时不符合她的意思,母亲睁大眼睛看他时,就害怕得快步避开,不再叫他回来他就不敢再进来见太后。任命韩延徽为政事令,同意姚坤回归后唐国复命,并派遣他的大臣阿思没骨馁来后唐国告诉契丹主去世的消息。

'55'壬午,赐李继名从。

'55'壬午(二十八日),后唐帝赐李继名从。

'56'冬,十月,甲申朔,初赐文武官春冬衣。

'56'冬季,十月,甲申朔(初一),开始赏赐文武官员春天和冬天穿的衣服。

'57'昭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延翰,骄淫残暴,己丑,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物皆仿天子之制,群下称之曰殿下。赦境内,追尊其父审知曰昭武王。

'57'昭武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延翰骄淫残暴,己丑(初六),自称大闽国王。修建宫殿,设置百官,礼仪细节以及礼乐典章制度都效仿天子,臣下称他为殿下。赦免境内的罪犯,追尊其父亲王审知为昭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