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部分 (第1/4页)

唬骸笔廊宋奘鲁Q晕曳矗�鑫糯撕酰∩魑鹜�裕 靶葜��讨�右病P刑ɡ芍兄猩蕉佩龀屑淙盎妒莒��毒僬然髯咧��

'10'东魏的丞相高欢游玩汾阳的天池时,得到了一块奇异的石头,隐隐约约形成文字“六王三川”。他向行台郎中阳休之询问其意,阳休之回答说:“‘六’是指大王您的表字;‘王’的意思是应该统治天下。河、洛、伊是三条河流,泾、渭、洛也是三条河流。大王您要是接受上天赋予你的使命,终究应该拥有关、洛的大片土地。”高欢听后说道:“世上的人们在没事的时候,都常常说我要谋反,何况听了这番话之后!请你慎重些,不要胡说!”阳休之是阳固之子。行台郎中中山人杜弼乘机劝说高欢接受禅让,高欢举起棒子打跑了他。

'11'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谐来聘,以吏部郎卢元明、通直侍郎李业兴副之。谐,平之孙;元明,旭之子也。秋,七月,谐等至建康,上引见,与语,应对如流。谐等出,上目送之,谓左右曰:“朕今日遇敌。卿辈尝言北间全无人物,此等何自而来!”是时邺下言风流者,以谐及陇西李神俊、范阳卢元明、北海王元景、弘农杨遵彦、清河崔赡为首。神俊名挺,宝之孙;元景名昕,宪之曾孙也;皆以字行。赡,之子也。

'11'东魏派遣兼任散骑常侍的李谐为正使,吏部郎卢元明、通直侍郎李业兴为副使,出使梁朝。李谐是李平的孙子,卢元明是卢昶的儿子。秋季,七月,李谐等人抵达建康,梁武帝接见了他们,并和他们作了交谈,他们都对答如流。李谐等人出门了,梁武帝目送着他们远去后,对身旁的人说道:“我今天可遇上了劲敌,你们这些人曾经说北方没有一个象样的人物,那么现在这几位是从哪里来的呢?”当时,东魏的国都邺城内够得上称作“风流人物”的,要以李谐以及陇西人李神俊、范阳人卢元明、北海人王元景、弘农人杨遵彦、清河人崔赡为首。李神俊的名字叫李挺,是李宝的孙子;王元景的名字叫王昕,是王宪的曾孙子;他们通常都用表字。崔赡是崔悛的儿子。

时南、北通好,务以俊义相夸,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无才地者不得与焉。每梁使至邺,邺下为之倾动,贵胜子弟盛饰聚观,礼赠优渥,馆门成市。宴日,高澄常使左右觇之,一言制胜,澄为之拊掌。魏使至建康亦然。

此时,南方与北方已经沟通和好,在交往中,务必要让对方夸己方的人贤能,所以奉命出使或接待客人的,必定是精选出的当时最杰出的人,才能门第不高的参与不了这些事情。每当梁朝的使者来到邺城的时候,城内为之轰动,那些高门贵族家庭的子弟都要打扮得珠光宝气,聚集在一起围观,赠送给对方的都是优厚的礼品,宾馆的门口简直变成了集市。举行宴会的日子,高澄经常叫身旁的人看他们,每当有惊人妙语压倒了来使,高澄就为他们鼓掌。东魏的使者到梁朝的建康时也是这样。

'12'独孤信求还北,上许之。信父母皆在山东,上问信所适,信曰:“事君者不敢顾私亲而怀贰心。”上以为义,礼送甚厚。信与杨忠皆至长安,上书谢罪。魏以信有定三荆之功,迁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余官爵如故。丞相泰爱杨忠之勇,留置帐下。

'12'独孤信要求回到北方,梁武帝允许了。独孤信的父母都在山东,梁武帝问他将去哪里,他回答说:“为君王服务的人不敢因顾念自己的亲人而对君王三心二意。”梁武帝听了认为独孤信很忠义,送给他非常丰厚的礼物。独孤信与杨忠都到了长安,向西魏文帝呈上请罪的文书。文帝认为独孤信有平定三荆地区的功劳,晋升他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其余的官爵跟过去一样。丞相宇文泰喜爱杨忠的勇猛,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

'13'魏宇文深劝丞相泰取恒农,八月,丁丑,泰帅李弼等十二将伐东魏,以北雍州刺史于谨为前锋,攻盘豆,拔之。戊子,至恒农,庚寅,拔之,擒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俘其战士八千。

'13'西魏的宇文深劝说丞相宇文泰夺取恒农,八月,丁丑(十四日),宇文泰统率李弼等十二位将领讨伐东魏,任命北雍州刺史丁谨担任先锋,攻打并占领了盘豆。戊子(二十五日),到达恒农,庚寅(二十七日),攻下了该城,捉住了东魏的陕州刺史李徽伯,俘虏了他的八千名士兵。

时河北诸城多附东魏,左丞杨自言父猛尝为邵郡白水令,知其豪杰,请崐往说之,以取邵郡;泰许之,乃与土豪王覆怜等举兵,收邵郡守程保及县令四人,斩之,表覆怜为郡守,遣谍说谕东魏城堡,旬月之间,归附甚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