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部分 (第1/4页)

'9'夏季,四月丁酉(二十一日),崔胤从华州往河中,流着眼汪向朱全忠诉说,恐怕李茂贞劫持天子驾临蜀中,应该及时迎驾东来,形势不许再有延缓。朱全忠与崔胤饮宴,崔胤亲自执板击节,为朱全忠唱歌劝酒。

'10'辛丑,回鹘遣使入贡,请发兵赴难;上命翰林学士承旨韩答书许之。乙巳,上言:“戎狄兽心,不可倚信。彼见国家人物华靡,而城邑荒残,甲兵凋弊,必有轻中国之心,启其贪婪。且自会昌以来,回鹘为中国所破,恐其乘危复怨。所赐可汗书,宜谕以小小寇窃,不须赴难,虚愧其意,实沮其谋。”从之。

'10'辛丑(二十五日),回鹘派遣使臣前来进贡,请求发兵前来救难;昭宗命令翰林学士承旨韩复信允许。乙巳(二十九日),韩进言:“戎狄野兽心肠,不可以倚靠信任。他们看见国家人物豪华奢侈,但城邑荒芜残破,装备破旧兵士疲备,必定有轻视中国之心,从而引起他们贪得无厌的念头。况且自会昌年间以来,回鹘被中国打败,恐怕他们乘着危难报复仇怨。赐给回鹘可汗的书信,应当告诉他:小小盗贼,不需前来救难。表面上是要使他们的内心惭愧不安,实际上是要阻止他们的侵犯阴谋。”昭宗听从了韩的意见。

兵部侍郎参知机务卢光启罢为太子太保。

兵部侍郎参知机务卢光启被罢免为太子太保。

'11'杨行密遣顾全武归杭州以易秦裴;钱大喜,遣裴还。

'11'杨行密遣送顾全武回杭州,以便换回秦裴;钱大喜,遣送秦裴返回广陵。

'12'汴将康怀贞击凤翔将李继昭于莫谷,大破之。继昭,蔡州人也,本姓符,名道昭。

'12'汴州将领康怀贞在莫谷袭击凤翔将领李继昭,把他打得大败。李继昭是蔡州人,本姓符,名道昭。

'13'五月,庚戌,温州刺史朱褒卒,兄敖自称刺史。

'13'五月庚戌(初五),温州刺史朱褒去世,他的哥哥朱敖自称刺史。

'14'凤翔人闻朱全忠且来,皆惧;癸丑,城外居民皆迁入城。己未,全忠将精兵五万发河中,至东渭横桥,遇霖雨,留旬日。

'14'凤翔人听说朱全忠将来,都害怕;癸丑(初八),城外居民都迁入城中。己未(十四日),朱全忠率领五万精锐军队从河中出发,到东渭横桥,遇到连日阴雨,留住十天。

'15'庚午,工部侍郎、平章事韦贻范遭母丧、宦官荐翰林学士姚洎为相。洎谋于韩,曰:“若图永久之利,则莫若未就为善;傥出上意,固无不可。且汴军旦夕合围,孤城难保,家族在东,可不虑乎!”洎乃移疾,上亦自不许。

'15'庚午(二十五日),工部侍郎、平章事韦贻范的母亲死了,宦官荐翰林学士翰洎为宰相。姚洎与韩商量,韩说:“如果考虑永久的利益,那么不如推辞不去就职为好;倘若是出于皇上的意思,本来没有不可以的。况且汴州军队早晚就要合围,孤城难于保卫,家族在东面,可以不考虑吗!”姚洎于是移交称病,昭宗还是不允。

'16'镇海、镇东节度使彭城王钱进爵越王。

'16'镇海、镇东节度使彭城王钱进爵越王。

'17'六月,丙子,以中书舍人苏检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时韦贻范在草土,荐检及姚洎于李茂贞。上既不用洎,茂贞及宦官恐上自用人,协力荐检,遂用之。

'17'六月丙子(初二),朝廷任命中书舍人苏检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当时韦贻范居家守丧,向李茂贞推荐苏检和姚洎。昭宗既然不能用姚洎,李茂贞及宦官担心昭宗自己用人,协力荐举苏检,于是用了他。

'18'丁丑,朱全忠军于虢县。

'18'丁丑(初三),朱全忠驻军虢县。

'19'武宁节度使冯弘铎介居宣、扬之间,常不自安;然自恃楼船之强,不事两道。宁国节度使田欲图之,募弘铎工人造战舰,工人曰:“冯公远求坚木,故其船堪久用,今此无之。”曰:“第为之,吾止须一用耳。”弘铎将冯晖、颜建说弘铎先击,弘铎从之,帅众南上,声言攻洪州,实袭宣州也。杨行密使人止之;不从。辛巳,帅舟师逆击于葛山,大破之。

'19'武宁节度使冯弘铎在升州,居于宣州田、扬州杨行密之间,经常自己觉得不安定;但是自恃楼船强大,不侍奉宣州田、扬州杨行密。宁国节度使田想要谋取冯弘铎,召募冯弘铎的工人制造战舰,工人说:“冯公在远处寻来坚实的木料,所以他的战船能够长久耐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