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部分 (第1/4页)

'4'二月,己卯,魏以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白曜抚御有方,东人安之。

'4'二月,乙卯(初九),北魏任命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封为济南王。慕容白曜安抚有方,征服的东齐一带的人民安心生活。

魏自天安以来,比岁旱饥,重以青、徐用兵,山东之民疲于赋役。显祖命因民贫富为三等输租之法,等为三品:上三品输平城,中输他州,下输本州。又,魏旧制:常赋之外,有杂调十五;至是悉罢之,由是民稍赡给。

北魏自天安年间以来,连年大旱饥荒,再加上对青、徐等州用兵,崤山以东人民的田赋徭役非常沉重。献文帝命令根据人民的贫富分为三等,作为征收赋税的标准,每等再分三级,上三级运到平城,中三级运到其他各州,下三级则运到本州州府。另外,北魏旧制度规定:除正常的田赋之外,还有十五种杂税。这一年全部废除,从此人民生活稍稍可以自给了。

'5'河东柳欣慰等谋反,欲立太尉庐江王。自以于帝为兄,而帝及诸兄弟皆轻之,遂与欣慰等通谋相酬和。征北谘议参军杜幼文告之,丙申,诏降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出镇宣城,帝遣腹心杨运长领兵防卫。欣慰等并伏诛。

'5'河东郡人柳欣慰等聚众谋反,打算拥护太尉庐江王刘当皇帝。刘自以为是明帝的哥哥,但明帝和其他兄弟都对他很轻视,于是刘与柳欣慰等结交,制订计划互相呼应配合。征北谘议参军杜幼文向朝廷告发。丙申(二十六日),明帝下诏贬黜刘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镇守宣城。明帝派心腹侍从杨运长率军防卫。柳欣慰等全被诛杀。

'6'三月,魏人寇汝阴,太守杨文苌击却之。

'6'三月,北魏军队进攻汝阴。汝阴太守杨文苌击退北魏的进攻。

'7'夏,四月,丙申,魏大赦。

'7'夏季,四月,丙申(二十七日),北魏实行大赦。

'8'五月,魏徙青、齐民于平城,置升城、历城民望于桑乾,立平齐郡以居之;自余悉为奴婢,分赐百官。

'8'五月,北魏把青州、齐州的百姓迁移到平城,把升城、历城的豪门望族安置在桑干,设立平齐郡,让他们居住在这里。其他居民则被当作奴婢,分别赏赐给文武百官。

魏沙门统昙曜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谷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祗户,粟为僧祗粟,遇凶岁,赈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洒扫。”魏主并许之。于是僧祗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矣。

北魏的沙门统昙曜奏请:“平齐郡郡民及其他种族人,凡能够每年捐赠谷米六十斛给寺庙的,称‘僧祗户’,所捐献的谷米,称‘僧祗粟’。遇到饥荒,拿出来赈灾,救济饥民。”又请求:“民间的重刑犯和发配到官府的奴隶,可以当作‘佛图户’,到各寺庙当差洒扫。”北魏国主全部批准。于是“僧祗户”、“僧祗粟”、“佛图户”遍及各州镇。

'9'六月,魏立皇子宏为太子。

'9'六月,北魏立皇子拓跋宏为太子。

'10'癸酉,以左卫将军沈攸之为郢州刺史。

'10'癸酉(初五),任命左卫将军沈攸之为郢州刺史。

'11'上又令有司奏庐江王忿怼有怨言,请穷治;不许。丁丑,免官爵,遣大鸿胪持节奉诏责,因逼令自杀;子辅国将军充明废徙新安。

'11'明帝命下属有关部门启奏,说庐江王刘忿恨不满而且口出怨言,请求彻底处理他。明帝不许。丁丑(初九),明帝下诏:免除刘的所有官爵,派大鸿胪持节带着诏书前去斥责刘,从而逼令刘自杀。刘的儿子辅国将军刘充明也被废默,放逐到新安。

'12'冬,十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12'冬季,十月,丁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13'魏顿丘王李峻卒。

'13'北魏顿丘王李峻去世。

'14'十一月,丁未,魏复遣使来修和亲,自是信使岁通。

'14'十一月,丁未(十一日),北魏再次派使节来请求两国和亲。自此,两国恢复邦交,每年都有使节来往。

'15'闰月,戊子,以辅师将军孟阳为兖州刺史,始治淮阴。

'15'闰十一月,戊子(二十二日),任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