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部分 (第1/4页)

元深担任北道大都督,诏令元深担任吏部尚书。元徽是元长寿的儿子。

五原降户鲜于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改元鲁兴,引兵向州城,州兵御之不得。杨津至灵丘,闻定州危迫,引兵救之,入据州城。礼至,津欲出击之,长史许被不听,津手剑击之,被走得免。津开门出战,斩首数百,贼退,人心少安。诏寻以津为定州刺史兼北道行台。魏以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军事,与河间王琛共讨礼。

五原的降户鲜于礼等人率领北镇流民在定州的左城造反,改年号为鲁兴,带兵向州城进发,州兵抵抗而失利。杨津到了灵丘,闻知定州情况危急,便领兵前去援救,入据州城。鲜于礼到了,杨津准备出城迎击他,长史许被不允许,杨津手拿宝剑去刺许被,许被跑开而得以幸免。杨津打开城门出战,斩首数百,贼寇撤退了,人心才稍微安定了些。朝廷很快诏令杨津担任定州刺史兼北道行台。北魏任命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诸军事,让他与河间王元琛共同讨伐鲜于礼。

'5'二月,甲戌,北伐众军解严。

'5'二月甲戌(初五),北伐的各路军队解除戒严。

'6'魏西部敕勒斛律洛阳反于桑乾西,与费也头牧子相连结。三月,甲寅,游击将军尔朱荣击破洛阳于深井,牧子于河西。

'6'北魏西部敕勒斛律洛阳在桑乾西边造反,与费也头牧子相互连通。三月甲寅(十五日),游击将军尔朱荣在深井打败了斛律洛阳,又在北河西边打败了费也头牧子。

'7'夏,四月,乙酉,临川靖惠王宏卒。

'7'夏季,四月乙酉(十七日),梁朝临川靖惠王萧宏去世。

'8'魏大赦。

'8'北魏大赦天下。

'9'癸巳,魏以侍中、车骑大将军城阳王徽为仪同三司。徽与给事黄门侍郎徐纥共毁侍中元顺于太后,出为护军将军、太常卿。顺奉辞于西游园,纥侍侧,顺指之谓太后曰:“此魏之宰,魏国不亡,此终不死!”纥胁肩而出,顺抗声叱之曰:“尔刀笔小才,止堪供几案之用,岂应污辱门下,我彝伦!崐”因振衣而起。太后默然。

'9'癸巳(二十五日),北魏任命侍中、车骑大将军城阳王元徽担任仪同三司。元徽与给事黄门侍郎徐纥一同在胡太后面前诋毁侍中元顺,使他外出为护军将军、太常卿。元顺在西游园向胡太后辞行,徐纥侍立在胡太后身侧,元顺指着徐纥对胡太后说:“此人是魏国的宰,魏国不亡,他终不死!”徐纥耸着肩膀出去了,元顺大声叱斥徐纥:“你的那点刀笔小才,只堪供几案之用,岂可以污辱门下,败坏我天地人之常道!”于是拂衣而起。胡太后默不作声。

'10'魏朔州城民鲜于阿胡等据城反。

'10'北魏朔州城的平民鲜于阿胡等人占据州城而造反。

'11'杜洛周南出,钞掠蓟城,魏常景遣统军梁仲礼击破之。丁未,都督李琚与洛周战于蓟城之北,败没。常景帅众拒之,洛周引还上谷。

'11'杜洛周南下,抢掠蓟城,北魏的常景派遣梁仲礼击败了他。丁未(疑误),都督李琚与杜洛周在蓟城北边交战,李琚战败覆没。常景率众抵抗杜洛周,杜洛周带着人马回到了上谷。

'12'长孙稚行至邺,诏解大都督,以河间王琛代之。稚上言:“与琛同在淮南,琛败臣全,遂成私隙,今难以受其节度。”魏朝不听。前至呼沱,稚未欲战,琛不从。鲜于礼邀击稚于五鹿,琛不赴救,稚军大败,稚、琛并坐除名。

'12'长孙稚走到邺地时,朝廷诏令解除了他的大都督职务,以河间王元琛代替他。长孙稚上奏说:“前次我与元琛同在淮南,元琛失败而我独以保全,于是便产生了私隙,现在我实在难以接受他的指挥调遣。”北魏朝廷没有准许。前进到呼沱时,长孙稚不想出战,但元琛不许,强迫他出战。鲜于礼在五鹿截击了长孙稚,元琛没有前去援救,长孙稚的军队一败涂地,长孙稚、元琛一并获罪而被除名。

'13'五月,丁未,魏主下诏将北讨,内外戒严,既而不行。

'13'五月丁未(初九),北魏孝明帝颁下诏书将要北征,朝廷内外戒严,但是最后却没有成行。

'14'衡州刺史元略,自至江南,晨夕哭泣,常如居丧。及魏元叉死,胡太后欲召之,如略因刁双获免,征双为光禄大夫,遣江革、祖之南还以求略。上备礼遣之,宠赠甚厚。略始济淮,魏拜略为侍中,赐爵义阳王;以司马始宾为给事中,栗法光为本县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