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部分 (第1/4页)

'7'五月,庚寅,上幸芳桂宫,至合璧宫,遇大雨而还。

'7'五月,庚寅(初三),高宗前往芳桂宫,走到合璧宫,遇大雨而返回。

'8'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将兵邀之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朝议欲废丰州,迁其百姓于灵、夏。丰州司马唐休上言,以为:“丰州阻河为固,居贼冲要,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土宜耕牧。隋季丧乱,迁百姓于宁、庆二州,致胡虏深侵,以灵、夏为边境;贞观之末,募人实之,西北始安。今废之则河滨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乃止。

'8'乙巳(十八日),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侵扰唐朝蔚州,杀死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领兵在朝那山北截击而失败,被突厥人俘虏。朝廷商议想废除丰州,将丰州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丰州司马唐休进言认为:“丰州依仗黄河为屏障,处于敌人的要害地带,自秦、汉以来,都设置郡县;土地适宜于耕种放牧。隋朝末年祸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招募人民充实丰州,西北才获得安宁。现在如果废除它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不利。”于是废除丰州的事情没有实行。

'9'六月,突厥别部寇掠岚州,偏将杨玄基击走之。

'9'六月,突厥别部侵掠唐朝岚州,偏将杨玄基将他们击退。

'10'秋,七月,己丑,立皇孙重福为唐昌王。

'10'秋季,七月,己丑(初四),唐朝封皇孙李重福为唐昌王。

'11'庚辰,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嵩山;寻以上不豫,改用来年正月。

'11'庚辰(疑误),高宗下诏,定于今年十月封嵩山;不久因他有病,又改为明年正月。

'12'甲辰,徒相王轮为豫王,更名旦。

'12'甲辰(十九日),唐朝改封相王李轮为豫王,改名李旦。

'13'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喑,乞骸骨,许之。

'13'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患哑病,请求退休,获得批准。

'14'八月,己丑,以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留唐昌王重福守京师,以刘仁轨为之副。冬,十月,己卯,太子至东都。

'14'八月,己丑(疑误),高宗因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洛阳;留唐昌王李重福守京师,以刘仁轨为他的副手。冬季,十月,己卯(二十六日),太子来到东都洛阳。

'15'癸亥,车驾幸奉天宫。

'15'癸亥(初十),高宗到奉天宫。

'16'十一月,丙戌,诏罢来年封嵩山,上疾甚故也。上苦头重,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鸣鹤请刺头出血,可愈。天后在帘中,不欲上疾愈,怒曰:“此可斩也,乃欲于天子头刺血!”鸣鹤叩头请命。上曰:“但刺之,未必不佳。”乃刺百会、脑户二穴。上曰:“吾目似明矣。”后举手加额曰:“天赐也!”自负彩百匹以赐鸣鹤。

'16'十一月,丙戌(初三),唐高宗下诏停止明年封嵩山,因为他病重的缘故。高宗苦于头重,不能看东西,召侍医秦鸣鹤诊视。秦鸣鹤请求用针刺头使它出血,可以痊愈。天后武则天在帘中,她不希望唐高宗的病治好,大怒说:“此人可以斩首!竟想在天子头上刺出血。”秦鸣鹤叩头请求保全生命。唐高宗说:“只管刺,不见得一定不好。”于是用针刺百会、脑户两个穴位。高宗说:“我眼睛似乎看得见了。”天后武则天把手举在额上说:“这是上天的赐予!”亲自背负彩缎百匹赐给秦鸣鹤。

'17'戊戌,以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讨阿史那骨笃禄等。

'17'戊戌(十五日),唐朝任命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抚讨伐阿史那骨笃禄等。

'18'诏太子监国,以裴炎、刘景先、郭正一同东宫平章事。

'18'高宗下诏令太子监理国事,任命裴炎、刘景先、郭正一为同东宫平章事。

'19'上自奉天宫疾甚,宰相皆不得见。丁未,还东都,百官见于天津桥南。

'19'高宗自从在奉天宫病重,连宰相都不得进见。丁未(二十四日),回东都洛阳,百官朝见于天津桥南。

'20'十二月,丁巳,改元,赦天下。上欲御则天门楼宣赦,气逆不能乘马,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