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部分 (第1/4页)

'3'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恐右丞相张说复用,数奏毁之,各为朋党。上恶之,二月,乙巳,制说致仕,隐甫免官侍母,融出为魏州刺史。

'3'御史大夫崔隐甫、御史中丞宇文融害怕尚书右丞相张说被重新起用,多次上奏诋毁他。他们各自结成朋党,明争暗斗。唐玄宗很厌恶他们的做法,二月,乙巳(初二),命令张说退休,崔隐甫免职回家侍奉他的母亲,宇文融离京任魏州刺史。

'4'乙卯,制:“诸州逃户,先经劝农使括定按比后复有逃来者,随到准白丁例输当年租庸,有征役者先差。”

'4'乙卯(十二月),唐玄宗下令:“各州逃亡外地没有户籍的民户,在先前经过劝农使搜求检查核定户籍以后,再有逃到某地的,到后即按平民之例缴纳当年的租庸,如有征役先派他们。”

'5'夏,五月,癸酉,上悉以诸子庆王潭等领州牧、刺史、都督、节度大使、大都护、经略使,实不出外。

'5'夏季,五月,癸酉(初一),唐玄宗让他的儿子庆王李潭等担任州牧、刺史、都督、节度大使、大都护、经略使等职务,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离京到外地去任职。

初,太宗爱晋王,不使出阁;豫王亦以武后少子不出阁,及自皇嗣为相王,始出阁。中宗之世,谯王失爱,谪居外州;温王年十七,犹居禁中。上即位,附苑城为十王宅,以居皇子,宦官押之,就夹城参起居,自是不复出阁;虽开府置官属及领藩镇,惟侍读时入授书,自余王府官属,但岁时通名起居;其藩镇官属,亦不通名。及诸孙浸多,又置百孙院。太子亦不居东宫,常在乘舆所幸之别院。

当初,唐太宗疼爱晋王李治,不让他离宫自居于王府,豫王也因为是武后的小儿子而没有离宫自居于王府,直到由皇嗣改封为相王,才离宫居于王府。唐中宗的时候,谯王李重福失宠,被中宗谪往外州居住;温王李重茂年已十七岁,还住在皇宫里。唐玄宗登上皇位,在紧挨禁苑的地方建造十王宅,以便让皇子居住,派宦官监督他们,都由夹城入大明宫参见请安,各皇子从此不再离宫自居于王府;即使他们建立府署,设置属官及担任地方长官,也只有侍读按时入宅教书,其余王府属官,则只是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前来通报姓名请安,至于他们在地方官府的属吏,则连通报姓名请安也免除了。后来皇孙逐渐增加,又建造了百孙院。太子一般也不住在东宫,而是常常住在皇帝所到的皇宫别院里。

'6'上命妃嫔以下宫中育蚕,欲使之知女功。丁酉,夏至,赐贵近丝,人一。

'6'唐玄宗命令后宫妃嫔以下的人在宫中养蚕,想借此让她们懂得一些妇女应做的事。丁酉(二十五日),夏至,唐玄宗赐给后宫中位尊而为天子所亲近的人每人一丝。

'7'秋,七月,戊寅,冀州河溢。

'7'秋季,七月,戊寅(初八),冀州黄河泛滥。

'8'己卯,礼部尚书许文宪公苏薨。

'8'己卯(初九),礼部尚书许文宪公苏去世。

'9'九月,丙子,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执刺史田元献及河西节度使王君之父,进攻玉门军;纵所虏僧使归凉州,谓君曰:“将军常以忠勇许国,何不一战!”君登城西望而泣,竟不敢出兵。

'9'九月,丙子(初七),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和烛龙莽布支攻破瓜州,捉获瓜州刺史田元献和河西节度使王君的父亲,接着又进攻玉门军;还放回所俘虏的僧人,让他们返回凉州,对王君说:“将军您常以忠勇报效国家,现在为什么不出城决一死战?”王君登上城楼,向西远望而哭泣,竟然不敢出兵。

莽布支别攻常乐县,县令贾师顺帅众拒守。及瓜州陷,悉诺逻悉兵会攻之。旬余日,吐蕃力尽,不能克,使人说降之;不从。吐蕃曰:“明府既不降,宜敛城中财相赠,吾当退。”师顺请脱士卒衣;悉诺逻知无财,乃引去,毁瓜州城。师顺遽开门,收器械,修守备;虏果复遣精骑还,视城中,知有备,乃去。师顺,岐州人也。

烛龙莽布支另外又攻打常乐县。常乐县令贾师顺带领部下坚守。等到瓜州陷落,悉诺逻恭禄集中全部兵力攻打常乐城。打了十多天,吐蕃军队精疲力尽,仍然不能攻下常乐城,悉诺逻恭禄派人来劝降,贾师顺断然拒绝。吐蕃派来的人说:“既然您不愿投降,就应收集城中的财物送给我们,那样我们就会退走。”贾师顺请他脱士兵的衣服;悉诺逻知道城中没有多少财物,就带领军队退走,同时毁坏了瓜州城。贾师顺急速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