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部分 (第1/4页)

与监军杨玄质分配将士赴诸道讫,然后将忠武、义成两道兵至汴滑,各遣归本道,身诣京师。其银刀等军逃匿将士,听一月内自首,一切勿问。

'10'忠武、义成两镇随王式征讨裘甫的军队仍然留在浙东,唐懿宗下令王式率领两镇军队赶赴徐州,徐州骄兵得知消息,极为恐惧。八月,王式来到徐州城外的大彭馆,银刀等七军兵将出来迎接拜见。王式在徐州使处理了三天军务,然后为忠武、义成两镇军队设宴,声称将遣送他们回本镇,两镇士兵披甲执锐,全副武装,王式突然命令他们将徐州银刀等七军骄兵团团围住,全部诛斩,一进银刀都将邵泽等数千人全被杀死。甲子(二十八日),唐懿宗颁下敕令,徐州原先录属于淄青道,自李洧归附朝廷以来,开始置徐海节度使名义,到张建封镇徐州时,因他有威名,并受到宠信重用,特将濠州时,因他有威名,并受到宠信重用,特将濠州、泗州两州拨归徐州令辖。当时的用意本来是以徐州来控扼淄青、光蔡两大镇。自后贼寇余孽全被消灭,而设在徐州的武宁使职衔名已相当混乱。现将徐、泗、濠节度使改为徐州团练使,录属兖海节度使管辖;将濠州归还淮南道,再于宿州设置宿泗都团练观察使;留下将士三千人驻守徐州,其余军队都分别录属于兖海和宿泗两镇。另外仍以王式为武宁节度使,兼任徐州、泗州、濠州、宿州制置使。并委王式与宦官监军杨玄质来分配徐州将士奔赴诸道,分派完毕后,再将忠武、义成两藩镇军队调至汴州、滑州,然后分别回归本镇,王式完成这些任务后,再到京师汇报。徐州银刀等七军士兵逃亡躲藏在外者,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自首,过去的一切不再追究。

'11'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为政苛惨,设炮烙之刑,阖境怨之,遂为邕州军士所逐,奔藤州,诈为敕书及攻讨使印,募乡丁及旁侧土军以攻邕州。众既乌合,动辄溃败,往依桂州,桂州人怨其分裂,不纳。京无所自容,敕贬崖州司户,不肯之官;还,至零陵,敕赐自尽。以桂管使郑愚为岭南西道节度使。

'11'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为政苛刻残暴,设用烧红的铁烙犯人肉身的惨烈刑法,辖境内人民对酷政怨恨万分,于是邕州军士将蔡京驱逐出境,蔡京投奔藤州,假造皇帝的敕书以及攻讨使的印信,招募乡村壮丁及附近州县土军,以进攻邕州。蔡京召来的军队既是乌合之众,一接触敌军就溃散败退,根本不能打仗,蔡京只好投依桂州,桂州人对分割桂管巡属归岭南西道领辖的举动怨恨极深,不肯接纳他。蔡京无地容身,唐懿宗颁下诏敕,将蔡京贬为崖州司户,蔡京不肯往崖州任官;于是擅自回朝,来到零陵,唐懿宗赐他自杀。唐懿宗改以桂管观察使郑愚任岭南西道节度使。

'12'冬,十月,丙申朔,立皇子俎佾为魏王,为凉王,佶为蜀王。

'12'冬季,十月,丙申朔(初一),唐懿宗立皇子李佾为魏王,李为凉王,李佶为蜀王。

'13'十一月,立顺宗子缉为蕲王,宪宗子愤为荣王。

'13'十一月,唐懿宗立唐顺宗的儿子李缉为蕲王,立唐宪宗的儿子李愤为荣王。

'14'南诏帅群蛮五万寇安南,都护蔡袭告急,敕发荆南、湖南两道兵二千,桂管义征子弟三千,诣邕州受郑愚节度。

'14'南诏派遣将领率群蛮族军队五万人入寇安南,唐安南都护蔡袭向朝廷告急,唐懿宗下诏敕调发荆南、湖南两道军队二千人,又调发桂管应募从军的子弟三千人,到邕州接受郑愚的指挥。

'15'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奏:“蛮寇必向邕州,若不先保护,遽欲远征,恐蛮于后乘虚扼绝饷道。”乃敕蔡袭屯海门,郑愚分兵备御。十二月,袭又求益兵,敕山南东道发弩手千人赴之。时南诏已围交趾,袭婴城固守,救兵不得至。

'15'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上奏朝廷:“南诏蛮寇必定要入侵邕州,如果急于派军队远征,而不事先派军保护入邕州的通路。”于是唐懿宗颁下诏敕,让蔡袭率军屯驻于海门,放弃交趾,命令郑愚分别调派军队作防御准备。十二月,蔡袭又向朝廷请求增调军队,唐懿宗下敕令山南东道调弓弩手一千人前往救援。这时南诏军队已围住交趾城,蔡袭关闭城门,固守,唐朝救兵不能立即赶到。

'16'翼王薨。

'16'翼王李去世

'17'是岁,末始入贡。末者,吐蕃之奴号也。吐蕃每发兵,其富室多以奴从,往往一家至十数人,由是吐蕃之众多。及论恐热作乱,奴多无主,遂相纠合为部落,散在甘、肃、瓜、沙、河、渭、岷、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