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部分 (第1/4页)

隐帝遇害,呼喊痛哭道:“是我老夫的罪过啊!”

威至玄化门,刘铢雨射城外。威自迎春门入,归私第,遣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将兵守明德门。诸军大掠,通夕烟火四发。

郭威到达玄化门,刘铢像雨点似地向城外射箭。郭威从迎春门入城,回到私宅,派遗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领兵把守明德门。各军大肆抢掠,整夜烟火四起。

军士入前义成节度使白再荣之第,执再荣,尽掠其财,既而进曰:“某等昔尝趋走麾下,一旦无礼至此,何面目复见公!”遂刎其首而去。

军士进入前义成节度使白再荣的住宅,抓住白再荣,抢光财物,然后上前说:“我们从前曾在您手下奔走,今日无礼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您!”于是割下白再荣的头而离开。

吏部侍郎张允,家赀以万计,而性吝,虽妻亦不之委,常自系众钥于衣下,行如环佩。是夕,匿于佛殿藻井之上,登者浸多,板坏而坠,军士掠其衣,遂以冻卒。

吏部侍郎张允,家产数以万计,但生性吝啬,即使是妻子也不肯放手,总是把全部钥匙系在自己衣服底下,走起路来丁当作响如同佩带玉环。这天晚上,他躲藏在佛堂顶棚板上,上去的人逐渐增多,顶板损坏而坠落,军士即抢走他身上的衣服,于是他因受冻而死。

初,作坊使贾延徽有宠于帝,与魏仁浦为邻,欲并仁浦所居以自广,屡谮仁浦于帝,几至不测。至是,有擒延徽以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乱而报怨,吾所不为也!”郭威闻之,待仁浦益厚。

当初,作坊使贾延徽受到隐帝宠信,与魏仁浦是邻居,想吞并魏仁浦所住房屋来扩大自己宅第,屡次向隐帝说魏仁浦的坏话,几乎酿成杀身之祸。到这个时候,有抓获贾延徽交给魏仁浦的,魏仁浦拒绝说:“乘乱而报私怨,是我所不做的!”郭威听说此事,对待魏仁浦越发优厚。

右千牛卫大将军枣强赵凤曰:“郭侍中举兵,欲诛君侧之恶以安国家耳;而鼠辈敢尔,乃贼也。岂侍中意邪!”执弓矢,踞胡床,坐于巷首,掠者至,辄射杀之,里中皆赖以全。

右千牛卫大将军枣强人赵凤说:“郭侍中起兵,只是要诛伐国君身边的恶人来安定国家罢了;然而底下无名鼠辈竟敢如此胡作非为,已成强盗,哪里是郭侍中的本意呀!”手持弓箭,危坐绳床,坐在里巷门口,抢掠者一到,就发箭射杀,同里的人家都依赖此而得以保全。

丙戌,获刘铢、李洪建,囚之。铢谓其妻曰:“我死,汝且为人婢乎?”妻曰:“以公所为,雅当然耳!”

丙戌(二十三日),抓获刘铢、李洪建,囚禁他们。刘铢对他妻子说:“我死了,你将去做人家的奴婢吗?”妻子说:“按您平日的所作所为,确实只该这样!”

王殷、郭崇威言于郭威曰:“不止剽掠,今夕止有空城耳。”威乃命诸将分部禁止掠者,不从则斩之;至晡,乃定。

王殷、郭崇威向郭威进言说:“不制止抢掠,今晚就只剩一座空城了。”郭威于是命令众将约束所部禁止抢掠,不服从就斩首;到黄昏,才安定下来。

窦贞固、苏禹自七里寨逃归,郭威使人访求得之,寻复其位。贞固为相,值杨、史弄权,李业等作乱,但以凝重处其间,自全而已。

窦贞固、苏禹从七里寨逃跑归来,郭威派人寻访找到他们,不久官复原职。窦贞固为宰相时,正当杨、史弘肇滥用职权,李业等人发难作乱。他不过仅以谨慎稳重处于两者之间,自我保全罢了。

郭威命有司迁隐帝梓宫于西宫。或请如魏高贵乡公故事,葬以公礼,威不许,曰:“仓猝之际,吾不能保卫乘舆,罪已大矣,况敢贬君乎!”

郭威命令有关部门将后汉隐帝的棺木迁到西宫。有人请求比照三国时魏高贵乡公的旧例,用公礼安葬隐帝,郭威不允许,说:“急紧之时,我不能保卫好天子,罪责已够大了,何况再敢贬低国君呢!”

太师冯道帅百官谒见郭威,威见,犹拜之,道受拜如平时,徐曰:“侍中此行不易!”

太师冯道率领百官拜见郭威,郭威见到冯道,仍行拜礼,冯道像平时一样接受拜礼,慢条斯理地说:“侍中这一路不容易啊!”

丁亥,郭威帅百官诣明德门起居太后,且奏称:“军国事殷,请早立嗣君。”太后诰称:“郭允明弑逆,神器不可无主;河东节度使崇,忠武节度使信,皆高祖之弟,武宁节度使,开封尹勋,高祖之子,其令百官议择所宜。”,崇之子也,高祖爱之,养视如子。郭威、王峻入见太后于万岁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