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 (第1/4页)

姜枫拎着旅行包按着门牌号上的数码找到302室,打开门,里面的布局有点像宾馆的标间,有一个大床、被褥崭新,电视、沙发、书桌协调分布。看情形应该是每人一个单间。将旅行包里面东西都归拢出来,分别放进了壁柜、书桌里,然后拿着梳洗用品进了卫生间,卫生间里带洗浴设施,用品等一应俱全。

姜枫笑着又把自己带来的放回旅行包,温茹心细,所带物品一应俱全。

归拢完,姜枫拿出学员须知坐在书桌前认真看了起来,这叫入乡随俗、入学知规嘛。学员须知非常全面,有校园介绍,还附了一张校园分布图,综合教学楼、住宿楼、食堂、礼堂、体育馆等主要建筑一目了然;

还有《学员管理40条》,要求每一个学员在入校后首先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从个人家庭生活到学校集体生活的转变,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地转变。在强调严格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生活制度地同时,还有相应的考试考查制度和考核标准,督促学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还有《中央党校学员廉洁自律地规定》,明确规定了不准用公款相互宴请,不准用公款、公物给学校工作人员送礼和在校学员之间相互送礼,不准用公款组织旅游活动,不准用公款到营业性娱乐场所活动,不准用公款支付个人生活消费品的费用等;

最后是学习内容简介和班次、课程安排。课程主要“一个中心,四句话”包括“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四个方面内容。班级由学校培训部的组织员和中组部派出的联络员负责具体管理,班级组建班委会、党支部,开学后选举产生。

看完学员须知,感觉记忆得差不多了,姜枫拿出手机,先打给了沈晨,这次很快接通。

“王梦江派车去机场接你了吧?”沈晨开口就问道。

姜枫笑道:“嗯,派车去接我了。我现在已经报完到,在宿舍刚看完学员须知。”

“不错啊,入学知规,知所行所不能行,才可腾挪有据啊。”沈晨对他灵性又多了一份认知感。

姜枫笑笑,并没有搭话。

沈晨继续说道:“我不方便去接你,所以才让王梦江出面派人去接得你,你在那里安心闭门学三个月,毕业了我们再见。”

姜枫看过了学员须知,知道学习期间是不让外出的,若想外出光那套繁琐的请假程序就叫人望而却步了。

凡需请假的学员首先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上学员所在的省、区、市组织部门或总行党工委的意见函(口头申请或有书面申请但无组织部门公函的申请一律无效),然后按照组织员、培训部领导、中青班领导小组的程序逐个审批,缺一不可。

姜枫脑海中不由闪过《学员管理40条》中对请假的规定,微微一笑,说道:“好的,等学完三个月再去拜见大哥和王大哥。”

与沈晨沟通完,姜枫又打给了王梦江,“喂,王主任吗?我是春江商贸银行姜枫。”

“小姜啊,报完到了?”王梦江的语气平淡姜枫说道:“报完到了,刚看完学员须知,谢谢王大哥派车去机场接我。”换了一下称呼,表示亲近。

“啊,没什么,举手之劳,你好好学吧。”王梦江仍然淡淡的口气,而且有谈话就到这的意思。

姜枫忙知机的说道:“啊,不打扰您了。”

礼节性的跟沈晨、王梦江通了话,姜枫也就没什么心事了,刹下心来准备全力以赴的投入学习生活中。

到陌生之地,自然应该先熟悉一下环境,姜枫出了住宿楼,走廊里也遇见一两个三四十岁的学员,大家都不熟,微笑点头而过。

学校的校园建设体现出了自然、物质、人文三位一体的精髓,到处可见绿绿的草坪、花圃和高大树木。建筑汇聚了新旧经典。

极具现代气息的综合教学楼,楼后的草坪上卧放着一块大石碑,正面刻“实事求是”,背面则是“为人民服务”,碑上文字系出毛泽东主席之手。

再向里走,就是特色鲜明的大礼堂,窑洞拱门的设计让人自然联想起中央党校从陕北一路艰辛走来的历史。

充满古典气息的假山、池沼、亭台楼榭,一块“互佑天民”的牌坊,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城内搬迁而来。

体育馆里游泳池、网球场等一应俱全,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清晨这里有专人教授太极拳,而且这里也时常开展攀岩之类的体能训练。

对整个校园有了个大概地了解,姜枫漫步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