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糜竺同样无视张飞的口无遮拦,冲着蔡吉客气地拱手道,“久闻龙口商港大名。难得蔡府君盛情邀请,吾等这就恭敬不如从命。”

而张飞则似乎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得罪了人,亦跟在糜竺身后大大咧咧地抱拳道,“既然如此,就请小蔡府君带路了。”

由于这个时代海上航行风险极大,故人们在出海之前必须先祭祀海龙王才行。东莱商船的起航仪式自然也不能免俗。当蔡吉带着张飞、糜竺等人抵达龙口商港之时,段融早已差人置办好了祭坛与祭祀用的三牲。

待到一干要人来齐之后,早已等候多时的巫师立马奏起锣鼓,点起长香,在一番絮絮叨叨的念咒之后,却见为首的巫师将一张画有龙的纸漂放在了水面,紧跟着现场文武官吏以及商贾水手一起随之叩拜。然后由数名力士抬起三牲投入海中,以求海龙王保佑,东莱商船此番出行风平浪静。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张飞固然是看着东莱官民们,又是念咒又是贡献祭品,在旁笑得没心没肺。可他身边的糜竺却从一抵达龙口商港起便暗暗地观察起了这一新近崛起的北方重港。

由于糜竺之前一直忙于与陈登二人辅佐刘备接任徐州州牧,故东莱开龙口商港一事,他也是在大约两个多月之前才从徐州一些商贾口中得知相关的消息。起先糜竺对此也没有太过在意。毕竟东莱郡与三韩隔海相望,两地通商古已有之。然而随着前往东莱的商贾越来越多,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丰富。糜竺逐渐意识到这一次东莱郡的动静搞大了。也正因为如此,当张飞提议要来东莱购粮之时,糜竺才会想同他一起来实地一探究竟。

正如当日甄尧、夏侯桓等人初抵龙口商港一样,糜竺也被面前这座平地而起的港口给深深震撼了。而相较甄尧、夏侯桓等商贾,已经有过治理一州之地经验的糜竺身有体会,在如今这等乱世要造出这样一座集码头、船坞、市场、仓库、旅店于一身的商港有多么不容易。须知若非自己此番捐助了一笔钱粮,直到此刻下邳的城墙都还未修缮完毕呢。而要在五个月内造出这么座商港,东莱郡究竟花费了多少钱粮与人力!

正当糜竺纳闷于东莱郡的财力之时,他的目光突然瞥见了不远处堆放的几袋粮草。上面特殊的标志令其的瞳孔猛地一收——中山甄家!

意识到东莱已然招来巨商资助的糜竺,当即向身旁的蔡吉客套地探问道,“蔡府君,汝这商港真是商贾云集。令人好不佩服。”

“糜别驾过奖了。本府不过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已。”蔡吉谦逊地拱了拱手。待见糜竺正捻着胡须打量自己之后,她又直起身指着面前的一片汪洋,“其实以徐州的资质,也可开出像龙口这般的商港。”

“徐州也造商港?蔡府君就不怕咱徐州抢了汝东莱的生意?”一直在旁嬉笑的张飞突然回头向蔡吉反问道。

“无妨,无妨。沿海诸县开港越多,海路就越安全,补给就越方便。”蔡吉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之后,又扫了张飞与糜竺一眼,欣然笑道,“不瞒二位,本府可是诚信期盼,徐州能开陶县、西海、盐渎三港通商。”

眼瞅着蔡吉随口就报出了徐州沿海三大主要港口,并大气地表示要与徐州合作。糜竺在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此子果如外界所言,真乃女中管仲!想到这儿,糜竺当即捻须笑颔首道,“蔡府君言之有理。竺回徐州后定会着手开此三港。届时东海商队可得常来光顾啊。”

“光顾那是一定的。小蔡府君不是说了嘛,她家的船队要来咱徐州补给。”张飞说着,又回头冲蔡吉咧嘴一笑道,“不过小蔡府君有所不知,去年徐州多地粮食歉收,绝收,而今徐州百姓食不果腹。不若东莱这边先接济一点粮食,咱也好学东莱以工代赈将那三县港口修起来。”

张飞一番话直说的蔡吉哭笑不得,心想这位张三爷不愧是市井出身,装傻充愣间竟变着法儿地向自己讨要起了投资。不过蔡吉也不是啥善男信女。这不,面对张飞厚颜的敲诈,蔡吉当即据理力争道,“张三爷若真有心修港,大可学本府这般将码头先买于商贾筹钱修港。或是由本府这边派人去那三县修港也行。至于东莱的粮食嘛,那还是要用真金白银卖的。毕竟东莱的粮食都是东莱百姓辛苦种得,本府无权将其血汗做人情,不是吗?”

“哈哈,小蔡府君真是爱民如子。”张飞干脆地大笑道,“糜别驾,汝看呢?”

“徐州的商港,自是得由徐州人来修。”糜竺硬气地答道。毕竟有关蔡吉靠投靠袁绍起家的传言早已沸沸扬扬。糜竺与陈登等徐州本地豪绅世家并不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