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兵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这一下子在日军坦克的内部就炸开了锅了,民二四重机枪子弹穿过钢板进入坦克内部,发生了折射和乱蹦的跳弹。

这些带着巨大动能的子弹头,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在坦克内部发生着跳弹轨迹,类似炮弹破片一样,毫无规则的四射着。

里面的坦克兵,第一个遭殃的就是驾驶员,当场就被子弹给扫中了大腿,鲜血如注,喷射了起来。

接着是炮手,甚至连观察的车长也受伤,这样的情况下,这两坦克就算是能动,里面的人受伤了,也就等于废在阵地前了。

于是乎,这两坦克就翘着头露着肚皮停在阵地前了,而九连的重机枪射手可不知道这坦克里面的情况,还是继续对着那千疮百孔的肚皮一个劲地射击着。

当大量的子弹进入到坦克仓内时候,这些受伤的坦克兵,再也无法躲过命运的判决了,不是被子弹击中死去,就是来不及爬出去,流血休克致死。

坦克后面的日军步兵,可不敢爬到坦克舱盖上去,把里面的伤兵给拖出来。

开玩笑,这是在阵地前最危险的位置上,中国兵的枪弹随时可以击打过来,只要敢冒个头,钢盔就有可能被打穿。

三百米不到的距离里,重机枪的重尖弹,就算现在日军钢盔正面加装块钢片,还是可以轻易击穿的。

连坦克的钢板都能打穿,何况是钢盔的薄钢板,就是没打穿,那么大的冲击力,也能把后脖子也就是颈椎能折断扯伤了,那个死法更惨。

也就是这日军坦克兵的奇葩想法,人家一个山地阵地,你干嘛还大大咧咧地往上开,还真以为能爬上缓坡就能占领阵地了。

以为中国军真的没有搞定坦克的武器了,到最后,人肉炸弹多的是,一辆坦克,没有其他的护卫和牵制,就敢带着一群还靠着坦克来保护的步兵往上冲。

不能说这坦克兵的不专业,只能说日军过于狂妄了,依仗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就以为能凌驾于人类头顶上了。

何况这个人类还是为了保家卫国敢于牺牲自己的中国军战士。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兵不畏死,敢以死惧之?

现在日军四辆坦克受损了三辆后,剩下的一辆,也不敢重蹈山脚下坦克之路,只能远远地在阵地前来回溜达,利用37坦克炮来轰击千公岭上中国军的机枪火力点。

不过九连的重机枪打中日军坦克后,本来是想继续留在阵地上封锁山坡下的日军散兵线的,但后来情况有变,不得不撤出阵地隐蔽起来。

因为日军最后一辆坦克见到同伴吃亏,马上就退到重机枪杀伤射程之外,利用坦克炮来打击机枪火力点。

这样的话,中国军的机枪打不到坦克,而坦克的37炮能打过来,这个就只能挨打的份了,还不如马上撤出战斗。

但那些轻机枪,则可以打机枪就转移阵地,就算是有日军的坦克炮和步兵炮打来也不是很怕,毕竟不是死目标给鬼子来瞄准。

山脚下那辆“死坦克”背后,躲着一伙几个鬼子兵,拿着掷弹筒,试图用掷榴弹来打山坡上中国军的轻机枪火力点。

这个曲射武器,从山下往山上打,不是很准也打不远,这个要考验发射人的技术,但从山上往山下打,相对就容易一些,射程也会远一点。

日军躲在坦克后面的掷弹筒组往山上发射榴弹,提醒了九连的掷弹筒兵,逮住这辆“死坦克”为坐标目标,往下面发射几组掷榴弹,一下子就炸开了。

在炸死坦克后面的鬼子后,一些鬼子再也不敢扎堆窝在坦克后面了,战场上,看似安全的地方,实则是最危险的。

正如躲飞机轰炸一样,你要是往树底下、房子里、桥下面躲的话,十有八九会被炸到,因为飞行员是以地面上人在揣度心理的。

你要是反着躲,就是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沟渠路边田野上,敌人的飞机反而不怎么扔炸弹,毕竟这么宽大的地方,投几个炮弹去炸一两个人,划不来,还不一定能炸到。

但如果飞机拉低俯冲来扫射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还是躲在有隐蔽物能挡子弹的地方更好,所以这个防炮和防弹的选择是不同的。

在战场上也是如此,一些弹坑沟渠壕沟等,是对方投掷炸弹最多的地方,如果你是投弹手,也会往这些地方来投。

但战场上没有办法,又不能不躲在这些壕沟里,露在外面让直射武器来打,所以只能是碰运气,运气不好死了算,没有办法。

但有一点是可以避免的,就是散兵线的距离保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