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者行孙行者孙 (第1/4页)

孙悟空自得了那金角、银角大王的真宝,笼在袖中,暗暗喜道:“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金蝉子被捆在石柱上,动弹不得,瞧见那孙悟空拿了宝贝,心中暗想,这太上道祖让金角、银角两个大王拿了宝贝来,必然是送来给孙悟空的,毕竟师徒一场,见孙悟空西行路上屡屡吃瘪,不是求东家,就是请西家的,浑然没了当年大闹天宫的气派,他这个暗里的师父脸面上也不好过。

虽然,天地之间,并没多少人知晓孙悟空的师父是太上道祖。

想到此节,金蝉子心中有件事情一直疑惑不解,这孙悟空身上到底有何因果,竟然让这太上道祖不敢认这猴子?释迦牟尼心中喜欢这猴子,也不敢过于亲近。

再观那孙悟空,藏起葫芦,悄悄的溜出门外,现了本相,厉声高叫道:“精怪开门!”旁有小妖道:“你又是甚人,敢来吆喝?”

孙悟空道:“快报与你那老泼魔,吾乃行者孙来也。”

那小妖急入里报道:“大王,门外有个甚么行者孙来了。”

金角大王大惊道:“贤弟,不好了!惹动他一窝风了!幌金绳现拴着孙孙悟空,葫芦里现装着者行孙,怎么又有个甚么行者孙?想是他几个兄弟都来了。”

银角大王混不在意,道:“兄长放心,我这葫芦装下一千人哩。我才装了者行孙一个,又怕那甚么行者孙!等我出去看看,一发装来。”

金角大王道:“兄弟仔细。”

远处金蝉子瞧见。这金角大王却是个怕是胆小的人,不堪大任,这银角大王却有几分胆量,遇事不惊,有勇有谋。只是。却不知这金角大王真的如此,还是故意伪装出来的。

你看那银角大王拿着个假葫芦,还像前番雄纠纠、气昂昂走出门高呼道:“你是那里人氏,敢在此间吆喝?”

孙悟空道:“你认不得我?家居花果山,祖贯水帘洞。只为闹天宫,多时罢争竞。如今幸脱灾。弃道从僧用。秉教上雷音,求经归觉正。相逢野泼魔,却把神通弄。还我大唐僧,上西参佛圣。两家罢战争,各守平安境。休惹老孙焦,伤残老性命!”

银角大王道:“你且过来。我不与你相打,但我叫你一声,你敢应么?”

孙悟空笑道:“你叫我,我就应了;我若叫你,你可应么?”

银角大王道:“我叫你,是我有个宝贝葫芦,可以装人;你叫我。却有何物?”

孙悟空道:“我也有个葫芦儿。”

银角大王道:“既有,拿出来我看。”

孙悟空就于袖中取出葫芦道:“泼魔,你看!”幌一幌,复藏在袖中,恐他来抢。

银角大王见了大惊道:“他葫芦是那里来的?怎么就与我的一般?纵是一根藤上结的,也有个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却怎么一般无二?”他便正色叫道:“行者孙,你那葫芦是哪里来的?”

孙悟空委的不知来历,接过口来就问他一句道:“你那葫芦是那里来的?”

那银角大王不知孙悟空没这个见识。只道是句老实言语,就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银角大王这话说得清楚,那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孙悟空却未留意此言,他在乎的只是那葫芦的来历。

孙大圣闻言,就绰了他口气道:“我的葫芦,也是那里来的。”

银角大王道:“怎见得?”

孙大圣道:“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银角大王道:“莫说雌雄,但只装得人的,就是好宝贝。”

孙大圣道:“你也说得是,我就让你先装。”

银角大王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

孙大圣听得,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自己欢喜不尽。

银角大王久装布下,从半空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

孙悟空笑道:“你且收起,轮到老孙该叫你哩。”急纵筋斗,跳起去,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照定银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