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未定,那些奴隶不好叫来。不如你们慢慢做。能出多少是多少,务必精细。”

大壮娘等人答应下来了,赵兴雅则取了羊毛和兔毛,混合毛线,预备以后躲在内院里完成给羊毛线染色试验。如今染料才是山里必须秘密赶工的事情。这项工作不能停下来,一方面是为了玉娘子母子有正式户籍,二来想赶在年前卖一批黑布给各路贵族的府兵当赏赐,黑布每年在这个时候才最值钱。迎春节是天禧大陆最重要的节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各家贵族都很愿意讲排场。很多颜色鲜艳的东西都好销售。

玉娘子那边处理乌泥薯有些麻烦,因为一旦被发现囤积乌泥薯就很可能被官府问罪。如今带谷壳的糜子都涨到了五文钱一斤,好乌泥薯也买到了五文钱两斤。实在是因为今年好乌泥薯比较少,官府大量囤积充当国家奴隶的口粮。

今年为了应对灾年,很多奴隶,包括国家奴隶都在边角的土地上种植了乌泥薯。按理产量本来会惊人的高,不料一场蝗灾加旱灾。让很多乌泥薯都没有成熟就沤在了地里,原因是乌泥薯的叶子都干枯或者被蝗虫吃掉了。地下的乌泥薯也就不能继续生长,个头小,等几天来不及挖出来的都沤老了,全是纤维不好吃。

明知道今年的乌泥薯品质不好,玉娘子也只能尽量收购。赵兴雅需要成熟的乌黑乌泥薯才能提炼出更多的黑色染料,可惜官家不肯换淀粉多的大乌泥薯。于是玉娘子用糜子谷换了大量次等的乌泥薯,一斤中等的糜子谷换十斤那种淀粉含量不多的下等小乌泥薯,通过几家官署换下来,一共换到了两万斤。

在荒年这样大的粗粮交易让玉娘子那边惹到了麻烦,好在玉娘子及时把乌泥薯运到了仓库,虎子和阿生又及时送进了山里。玉娘子这才辩解说是有客人请她家帮忙换乌泥薯养猪,不是她家囤积粮食赚钱,官府训诫了刘家,玉娘子也就没有胆子再收集乌泥薯,更不要说雇人处理乌泥薯了。

本来上好的大乌泥薯处理起来方便,加工之后除了黑色染料之外,还能得到不少黄色染料和淀粉,粗纤维。如今原料不好,处理起来费力不说,两种染料和淀粉的收获比例都少了,不值钱的粗纤维反而多了,不过这种纤维的韧性不好,除了给羊磨牙没有多大用处,赵兴雅觉得成本压力大了,一万钱的乌泥薯能出多少染料,现在还真的不好说。

内院自己种出来的乌泥薯收获了,大约七千斤的样子,赵兴雅没有舍得用立刻于做染料,四千斤陆续充当工钱给了合作户那些人家当口粮。那些做工换来的糜子根本不够他们活到来年收夏粮,有了乌泥薯就不用看着熟悉的人一个个饿死。剩余的三千斤乌泥薯至少要留一千斤做种子,因为饥荒,种子不够,次年的乌泥薯也不会有好收成,赵兴雅还打算多收集一些做染料。于是这三千斤乌泥薯都被存在地窖里等着日后看情况在动用。

没有了乌泥薯这种已经开发好了的染料,黑色染料就要找新的替代品。赵兴雅知道柿子树的叶子,还有好些植物的根煮水都能提炼出黑色染料。唯一的问题是这些黑色染料的原料数量太少,煮出一百斤柿子叶的水大约只能染成一匹黑布,而且黑色还不及乌泥薯黑色的亮度,用了明矾,铁浆也无法稳定色彩,看来要使用别的酶染剂才能利用柿子树的叶子。

几种树根赵兴雅也试用了,混合出一种带亮色的黑,像漆皮一般美丽,可惜数量太少,还需要一种山里的特殊草根来酶染,这还是飘红在山里乱试出来的,不然赵兴雅也不一定能配出这样的染料方子。眼下的原料只能染出两匹这样的布,赵兴雅还试染了羊毛,发现这种黑色能固定于羊毛线,便扣下了这些染料,预备用来染色上等的布料或者全用来染毛线。

蓝色染料是赵兴雅最多的储藏,山里收获的山蓝足足存下了六十个大缸子,可染出二百多匹布。赵兴雅觉得这些染料太占地方,玉娘子便和染料司的人商议了,用染两百匹蓝色布的染料抵去了六十匹黑布的染料。玉娘子也明白赵兴雅的为难之处,那些乌泥薯估计提炼不出两百匹布的染料。

为了赶进度,最后赵兴雅还是动用了大公子的力量,要他在崇府借用了几头牛,专门负责推碾子磨碎乌泥薯,在十一月初完成了两万斤乌泥薯的处理。这次的两万斤乌泥薯只做出了一百九十匹黑布的染料,七十匹黄布的染料。黑色染料,赵兴雅全部交给了玉娘子,除去玉娘子母子赎身用的染料,剩余的染料全部由玉娘子自己找地方染布出手出售,赵兴雅不分红,只要年下玉娘子送一头肥猪给赵兴雅这边过年也就够了。

赵兴雅带着奴隶养出的成品猪和鸡都被卖掉换成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