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敲打陆乘风,实际心里也为儿子感到高兴。

“大哥,年轻人有他们的想法,乘风打小就聪明,肯定有出息,”李大元一直习惯称呼陆生元大哥,他今天的笑容,已经很多年都不曾有过了。

可以说,两家子一起吃了这么多年的年夜饭,就数今年的最开心。

李天纵上大学,回来以后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出资让李大元、李天成父子开店,以后终于可以过上比较舒坦的生活。

甚至陆乘风也通过李天纵的关系,认识了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栋国,然后还成为了陶毅的秘书,不说一步登天,仕途也顿时拓宽不少。

不管怎么说,县委书记秘书这个位置非常关键,只要有陶毅罩着,过个一两年升副科那是稳得,陶毅再怎么弱势,也是县委书记,一个副科还是能够搞定的。

要是陆乘风在招商局混着,没有关系没有后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这一步,要知道,有的机关,做了几十年的老科员也不是没有,说不定就是一杯茶、一份报纸坐半天,蹉跎一生。

所以陆乘风说的话,确实有他的道理,在官场上,没有绝对的实力,不能够自成一派,那就必须要站队,既然要站队,他不想跟某些人同流合污,就只能选择站在陶毅那一方。

他的这次选择,看起来鲁莽,事实上也是必然的选择。

“算了,不管啦!”陆生元轻轻摆了摆手:“不过要说赵飞鸿这个人,本身倒没什么恶迹,就是任人唯亲太厉害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定要扳倒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场,其实也是这样,官场就是一个江湖,甚至可以说,这个社会,也是一个江湖,人,总归都是身不由己的。

官场之中,一个人洁身自好容易,要一群人都洁身自好,那却很难,基本不太可能。

赵飞鸿本人倒没有劣迹,他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揽权,身为党群书记,将人事大权牢牢握在手中,滨海的本土派,甚至就连县长胡汉宗,全都是赵飞鸿提拔上来的。

过于揽权,有时候未免就欠缺原则,滨海本土派如今早已经失却本来面目,不但很少为当地的百姓考虑,反而出现尾大不掉的势头。

陆乘风就对赵飞鸿很不以为然:“他虽然没有直接干坏事,却更加恶劣,不知道提拔、包庇了多少贪官!”

“就像这次,梁宝华砸了他儿子的店,赵飞鸿在县里却还要维护梁庆志,给郑局施加压力,”陆乘风成为陶毅的秘书以后,已经成为陶毅、郑栋国一系的铁杆,自然要站在郑栋国的立场考虑问题。

陆生元固然对胡汉宗、赵飞鸿没有好感,但他对陶毅等人,也并不是完全信任:“赵飞鸿不是好东西,陶毅他们就是了?也不过是争权夺利,想捞点政绩往上爬。”

“哎,我说爸啊,你咋跟愤青似的?照你这么说,当官的可就没有好人了?全国几千万公务员,都是蛀虫啊?”陆乘风回了一嘴,父子俩饭桌上就争执起来。

“官员要政绩又怎么了?只要政绩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你敢说那个政绩不好?总要比那些尸位素餐的蛀虫们要好吧?更别说那些占着位置,屁事不干,就想着捞钱的贪官……”

“你还真别说,当官的还真没有几个好东西!”陆生元没好气地说道:“当官的那些政绩,就对老百姓有好处吗?我看每个新官上来,要做的无非就是修修路,将城西进城的大转盘改个风格,县城人民路上的护栏、路灯换了几茬?整天就是瞎折腾,劳民伤财!”

陆生元性子确实比较倔,对官场的那些东西,也确实看不惯,否则,当年也不会连续做了十几年县二中的教导主任,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来,喝酒!”看到两人争执得越来越激烈,李大元端起酒杯,赶紧劝酒。

李天纵也笑着劝解,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觉得郑栋国这个人还不错,值得交往,至于他在官场上有没有做什么坏事,倒是并不太清楚。

至于陆生元和陆乘风之间的争执,李天纵觉得都有道理,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双方看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自然也就不可能说服对方。

赵飞鸿出面维护梁庆志,也并没有出乎李天纵的意料,双方既然存在统一的政治立场,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放弃梁庆志这样一个重要人物。

梁宝华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陶毅和郑栋国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在当地实权派胡汉宗、赵飞鸿、梁庆志等人的联手之下,想要严办的可能性也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