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返回杭州 (第1/2页)

延陵县衙。 这是秦游这辈子见过最差的县衙之一。 原本朱红的大门已经黯淡无光,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 秦游站在门口抬头看着檐下挂着的牌匾。 牌匾底色已经褪色,唯有‘延陵县衙’四个烫金大字就像是新的一般。 迈步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墙角被翻动的土地,湿润的土里星星点点的点缀着些许绿色。 秦游在一块菜地旁蹲下,伸手去触碰那刚冒出嫩叶的菜叶。 嫩绿的菜叶叶片上还能看清细小的绒毛,沾着雾水后更加的明显。 一直跟在背后的江三吾见状,正想开口就看见蹲着的秦游扭头看着自己。 “江大人这是在向我诉苦啊!!” 秦游蛮有深意地笑了笑。 江三吾神色平静地拱手,“下官不苦,苦的都是百姓。” 秦游双手压着大腿站了起来,一言不发。 江三吾在延陵这些年,自己的俸禄都花在了百姓身上,是少有清官。 这一点让秦游十分的佩服。 他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 江三吾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如此,的确很难得。 回过神来,秦游开口问,“先前江大人说有些事情想找我帮忙,你现在尽管说来。” 江三吾脸上露出一丝羞愧,“大人明鉴,朝廷今年所行政令下官觉得都是好事。 但延陵县穷苦,虽有大人拨款扶持,但商贾都不愿在延陵开办水泥和钢铁等作坊。 下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想请大人帮帮延陵。” “这事好办!” 秦游笑着点头,延陵县因为江三吾的关系,商贾都不愿意和其打交道。 所以在其他县州各大商贾开办工坊的时候,延陵这边却是冷冷清清。 江三吾对百姓来说是一个清官,一个好官。 但对于逐利的商贾来说却不是一个不好伺候的人。 江三吾也知道这点,所以才求他。 现在人家都求到自己身上了,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江三吾脸上难得露出一抹喜色。 他郑重地在秦游面前拱手行礼,“下官代延陵百姓谢谢大人。” 秦游摆手,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已。 他扭头对背后的阿福说:“阿福,去信给岳鹏,让他家派人过来。” 阿福拱手答应。 解决了心头之患的江三吾笑着转移话题,“秦大人里边稍坐,下官去备些吃食来。” 秦游颔首,抬脚进入县衙大堂。 江三吾则急急忙忙叫来县丞,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子出来。 “苟县丞,麻烦你去割些肉来。” 延陵县县丞苟廷看着手里几块暗黑色的散碎银子,有些诧异。 他和江三吾共事这么些年,逢年过节江三吾都不会去割肉,只有在自己母亲过寿的时候才会割点肉给他老母祝寿。 今日这么大方,可见对方很高兴。 苟廷攥着银子,笑着拱手,“大人稍待,下官去去就来。” 江三吾面色平静地颔首,旋即进了大堂。 秦游看见江三吾进来,主动开口吩咐,“把延陵县的黄册和鱼鳞册拿来给我看看。” “是!!” 江三吾爽快答应。 要是其他州县的长官听见这话,心里铁定紧张不已,但在江三吾这里不会。 很快。 秦游手头上便多了几本厚厚的书。 他逐行逐句地翻看。 延陵是小县城,人口在两浙地区不多,也就七八万人。 很快看完后,秦游合上鱼鳞册看向站着的江三吾,“本官来延陵时看过延陵去年的赋税共计三万多贯,粮也有一万多石。 今年预计能有多少?” 江三吾显然对此早有准备,闻言没有迟疑地开口,“今年延陵未有遇见什么大的天灾人祸,钱财上预计和去年差不多,粮食估计会多过五千石。” 秦游微微点头,延陵七八万人,地也就那么多,能有三万贯钱财也不算少,中规中矩。 主要是延陵的商业不是很活跃,城里像样的商铺都没有,所以税收要差些,主要是靠农业撑着。 其次就是被上面打压了。 当浑浊成为常态,那一个人的清醒将会受到排挤。 江三吾这些年的政绩不说特别好,但也是上佳,但就是这样一个官吏,却待在一个小县快七八年了。 秦游不由得记起昨天在石门村里长的话。 他郑重地看着江三吾问道:“你的事本官会如实向朝廷禀报,像你这样的官吏,不该在这里蹉跎,更应该去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 江三吾闻言,一向沉稳的他身体也不由自主的颤抖。 他为官,就是想做出一片成绩出来。 这些年的磨砺磨平了他些许棱角,却让他改变大魏官场的心越发坚定。 秦游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曙光,让他看到了希望。 面对秦游这句话,他坦然说道:“若有幸走到高处,下官必然不会辜负大人的一番栽培。” 秦游直视他的眼睛,发现江三吾神色十分的坚定。 他有些头疼,像江三吾这样有着自己做人为官标准的人,在官场上注定是一个刺头。 到时候江三吾让皇帝头疼的时候,皇帝会不会找他麻烦。 这时,外出的苟廷回来。 “秦大人江大人,饭食已经备好,请移步。” 江三吾换了张脸,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