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昭王府郭昌 (第1/1页)

元成九年。 冬至。 汴梁的风还是吹到了左云。 刑部和大理寺在唐柱的家中搜出了他和常正卿密谋篡改诏书的来往书信。 唐柱全家被斩首,牵连的人有上万之众。 还是内阁首辅秦方昂上书陈明利弊劝说皇帝只追责首恶,余下的人从轻处罚。 上万和唐柱有关的人这次才得以留下性命。 秦游在新修的县衙办公室内看着大同发下来的文书,眉头紧锁。 皇帝处置唐柱的理由和当初他家被弹劾的理由一模一样。 同时他心里还有几分庆幸,当初若没远觉连夜入宫。 那么他全家的坟头草已经有几丈高了。 想到远觉,他又有几分愧疚。 毕竟大魏的僧人变成如今这个地步和他也有些关系。 秦游叹息一声,提起纸笔写了一封信。 “阿福,派人把信送给远觉大师!!” 阿福看着秦游递过来的信,面露不解地伸手接过,“公子,你写信给远觉大师做什么?” “都是些问候的话,并没有其他的意思。”秦游解释了一句。 阿福也没多问,当即就拿着信出门。 他刚出门。 阿禄便走了进来。 “公子,有商人求见。” 秦游点头,“带他过来。” 随着县衙的主楼和宿舍楼修好,水泥的优势已经显露出来,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商人过来。 不多时,阿禄便带着一个俊朗地中年人进来。 “小人郭昌拜见秦大人。” 一身儒衫的郭昌拱手行礼,气质儒雅随和,气质上不同于一般的商人。 秦游起身拱手还礼,“郭掌柜请坐!!” “谢大人!!” 郭昌笑呵呵地转身坐在下首的椅子上。 秦游看着他笑道:“郭掌柜气质儒雅,不像是一般人啊!!” “哈哈,秦大人谬赞了,小人不过是一个寻常商人罢了。” 虽这么说,他脸上还是带着几分傲然之意。 秦游没有过多废话,直接开口问道:“不知郭掌柜来左云所为何事?” “秦大人快人快语,小人也不废话。”郭昌拱手笑道:“小人想在县衙附近买一块地皮建酒楼!!” 左云现在的发展潜力极大,且百姓大多都有余钱,消费能力不算弱。 郭昌想开酒楼的想法秦游能理解。 “这事具体你和县衙户房的人去商议,只要合法经营,本官都欢迎。” 秦游笑呵呵地开口。 郭昌听出了秦游话中隐喻的意思。 程至等人的事他都打听过。 不过他也没有在意。 毕竟他所代表的是昭王府。 秦游应该也不会过多刁难。 他起身拱手道:“那就叨扰秦大人了。” 秦游笑着点头,对旁边的阿禄说道:“带郭掌管去户房,让靳(jìn)北接待。” 靳北是户房书吏,原先是齐国秀才,这才被他招进县衙管理户房事务。 阿禄拱手答应,笑着对郭昌说道:“郭掌柜这边来。” 郭昌点头对秦游笑了笑,跟着阿禄出门。 二人刚出门,县尉石翰便走了进来。 “秦大人,有十三个里长来告有商人刻意压低粮价。” 秦游错愕,“你是县尉,处理这种小事也用不着我啊!” 石翰苦笑道:“大人,下官也想啊,可他们就认你啊!! 下官从来没有见过县尉有这么轻松过。” “......” 听着石翰的调侃,秦游脑门上一团黑线。 他起身跟着石翰下了三楼他的办公室,来到县衙另一侧处理案件的另一栋二层楼房。 此时一楼的大厅里,十三个里长群情激愤地吼着要见秦游。 大厅内的张贵一脸的苦笑,看见秦游和石翰走来,便高呼道:“秦大人来了。” 众人回头,立马就围了上去。 “大人,您给评评理,你此前就把粮价格定在了一石粮八十文,可这些收粮的商人要价三十,足足压了一半!!” 有老者愤慨地指着墙边在站着的三个穿着棉袍的中年人大声说道。 秦游把目光看去。 那三人神经当即紧绷起来。 他朝他们走了过去,开口质问道:“一石粮在汴梁也不过八百文,你就算把大同的粮运到汴梁,依旧有得赚。 你若这般刻意压低粮价,就不要怪本官不客气了。” 三人闻言,神色变得惶恐起来。 中间一人讪笑着开口道:“大人,今年大魏各地粮食丰产,不是我等刻意压低粮价,而是市场就是这样。” 秦游皱眉,他之所以定价八十的原因就是不想因为谷贱伤农。 但古代的粮商可没谷贱伤农这个念头。 他们只会在粮食丰产的时候刻意压低价格,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又高价卖出。 一点仁义道德都没有。 “你们觉得八十多的话,六十七十也行,没必要刻意压这么低。” 秦游好声好气的开口。 三人面面相觑。 左边的人摇头苦笑道:“六十七十都高了,我等就算收了也是亏本。”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