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第八百二十七章:黎明前奏 三十七 (第1/3页)

正如泰拉人认知中的“世界”往往只是指脚下的土地那般,观测者的思维边界将决定“世界”这个词的意义。

旧人类对于“世界”的定义,甚至不止包括现实。

数据空间在旧人类的定义中也是属于“世界”的一环,一个联通整个恒星系的巨大网络空间将现实写入数据空间,大多数时候人们没必要浪费时间乘坐星舰在行星间往返,只需要在数据空间移动,然后在完全拟真的数据空间中做出的任何事,都会通过现实与数据空间的联系反馈到现实。

现实与虚拟,这两个部分几乎构建了人类文明定义的“世界”全部。

但那也只是“几乎”。

人类文明定义下的“世界”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延伸,基于反物质存在的研究,空间自身的定义得到扩展,因为物质的存在将决定空间的存在,空间的存在将决定时间的存在,所以当反粒子的存在被发现时,反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就无法被否定。

早在星球时代就有人提出过一个完全由反物质组成的空间存在的可能性,只不过当时对于“世界”的有限认知使得这样的猜想更加偏向于科学的浪漫,只不过在机械飞升后的第四个千年,木星上建立起来最大的反物质生成工厂,文明开始成规模地量产反物质之后,关于反物质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未受干扰的自然状态下,空间永恒连续。

过去星球时代,正是基于这个宇宙的基本原理,人们认为如果存在反物质的空间,这个空间必然与现在的宇宙相连,可是已知的宇宙空间内却从未发现反物质构成的天体,所以虽然无法对反物质空间直接证伪,却也基本上不认为存在这样的空间。

只是那时候人们对于“空间连续”的理解仍旧显得过于浅薄。

木星内的反物质制造局制造出来的反物质到达一定规模之后,存放反物质的空间自身直接发生改变——存放反物质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坐标发生改变。

制造局的空间定锚系统捕捉到这一变化,随后根据这一现象进行的后续研究,人类文明发现了异相空间。

异相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连续并非是线性的连续,而是呈现出镜像的连续,两个空间通过基本粒子的存在链接在一起,因为无论谁正物质还是反物质,都可以通过无限切割还原到最基本的基础粒子,在基础粒子的状态下,正物质与反物质的空间重叠在一起,而这个链接点在人类社会称之为“空间零点”。

“空间零点”的正向延伸就是正物质的空间,而负向延伸则是反物质存在的空间,两个空间的结合再加上脱离物质存在的数据空间,就是人类社会认知中的“世界”。

onster-207原子重组工厂就是建设在异相空间中的工业奇观。

无星无月的钢铁大地上,永夜的天幕下有一个废弃在路旁的工业机器人突然闪烁了几下指示灯。

正因为是最基础的机械单位,所以就算离线也不会引起中央高塔的额外注意,甚至不会进行专门的回收与维护。

以钢铁大陆的面积来说,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基础单位因为进入服役年限而离线,又或者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无法继续工作,通常情况下中央高塔会指派新的维护机械人接管响应区域,如果碰见前任的尸体就顺便收个尸。

“所以,我们现在处于中央高塔的视线之外。”

视野的右上方有信号显示局域网链接通畅,电信号传到这具身体的处理核心被识别出来时,林逸的脑海也模拟出来那位禁军司礼的声音。

“你现在是?”

林逸调出来相关的设备清单,在视野内投射出这一具载体的当前状态,当他看见那八条机械节肢时,不由得在脑海中叹了口气。

难怪他会觉得异常笨重,正常的人类灵魂怎么可能适应这样的身躯。

他知道的那些会把自己塞进奇奇怪怪的机械——例如古董扫地机器人之类——的同胞,大抵在随后的一个百年内就会进行死亡申请,因为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会导致灵魂的迅速劣化,这在人类社会中被明确归类到危机生命的自残行为之中。

这个地步的灵魂进行死亡申请,大抵会被通过。

林逸可不想体验第二次灵魂慢慢消逝的感觉,他立刻开始重新编写接口程序,用以让灵魂可以通过程序来控制这具躯体,虽说会稍微麻烦一点,不,也麻烦不到哪里去,这只是一台基础的维护机械人,不像是那个将自己灵魂吞噬殆尽的“红骑士”一样需要庞大的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