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敌人? (第1/3页)

浮空城圣马洛,这一座拉特兰重镇给人的印象其实与它肩负的职能有很大的区别。

菲尼克斯的描述中,这一座城市是卡兹戴尔远征军的总后方与中转站,是文明世界内外链接的唯一桥梁,那时候林逸对圣马洛的印象是军事重镇,采用严格的军方管理办法进行治理的沉闷要塞。

不过真正登上圣马洛之后,这座城市却迅速扭转了林逸的认知。

这里更像是一座旅游都市,漂浮在天空的城市上空编织者璀璨的金色符文,符文控制下的气候环境系统让圣马洛真正意义上的四季如春,至少一切气候条件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控,整个叙拉古延绵的阴雨之中,唯有这里熏着醉人的暖风。

整个圣马洛的常驻人口似乎也并不多,如同中世纪常见的小城,诸多两三层的民居坐落在圣弥额尔山的山脚,形成一片片的社区,从社区的规模与数量来判断,上层空间十分富裕的圣马洛大概只有六到七万的常驻居民,而这些聚集的社区向上,风景优美的圣弥额尔山的环状林带中还有许多建筑的尖顶。

根据安丽埃塔的介绍,这些占据着最好的地皮,享受着最好资源的地方是圣马洛内的一个个疗养院,不过这些疗养院却大都是空置状态,至少很显然疗养院的服务对象并非是本地的居民,不如说从整个城市的构造来看,分散在四处的社区反倒是要为疗养院提供服务。

社区内有很多酒吧,商业街,游戏厅,美食街,咖啡馆,祷告室……从城市结构来看,圣马洛就是一个全城为了旅游业服务的标准旅游都市。

“……或者说是军方经营下的后方疗养基地。”

林逸坐在通向山顶圣弥额尔修道院的缆车上,从下方的城市收回视线。

他可以在自己收集的人理史中找到与这样一个城市对应的城市,那就是被轰炸之前的夏威夷,旧人类史中一个因为大量海军驻留而繁荣起来的基地城市。

眼前所见的风景也同意林逸的结论。

缆车的正前方,他们要去的圣弥额尔修道院依山而建,修道院的主体建筑保持了某种类似哥特建筑的风格,高耸的钟楼,林立的尖顶,大片大片镂空的飞拱在光影中一半明亮一半阴暗,整体给人的感觉仿佛缆车一停下来,走出缆车就能看见一道雾门,走进去就能被boss给捶得死去活来。

不过比邻圣弥额尔修道院,整座圣弥额尔山犹如被一刀斩断,陡峭的山壁的一边是圣弥额尔修道院,另外一边则是一具比圣弥额尔山还要高的萨科塔人雕像,然而与真正的萨科塔人不同,雕像本身更符合“天使”的定义,十二枚羽翼不是萨科塔人的光翼,而是用切实的材料雕刻建造。

十二枚羽翼,十二个空中的码头。

巨大的羽翼横生空中,从中结出来的每一片羽毛都是一个用于停泊舰船的空中泊位,类似“安息”号的辉光级巡洋舰就有四艘之多,剩下还有十二艘比辉光舰要小上不少,不明级别的舰船,三艘比辉光级要大上一些的舰船,一艘看上去搭载有旗舰功能的巨大母舰。

那座天使的雕像就是圣马洛的空港——“祝福之翼”。

用林逸在龙门见过的炎国天子禁军的空中舰队来对比的话,唔,两边画风度不太一样却也不太好对比。

如果说炎国的舰船给人一种郑和下西洋的巨大宝船那种时代感,那么拉特兰的舰队就从无敌的大明进化到现代舰船,所有的舰艇都展现出一种简洁干净的设计,没有桅杆,没有舵桨,只有一种冰冷的金属感。

谁强谁弱倒是不好说,那时候天子禁军的舰队从头至尾没有真正地介入战场,仅仅是一位军中司礼与天道相连之后就能展现出犹如神灵降世般的力量,很难想象那一支舰队全力全开会是什么样子,不过炎国承平已久,或许在战斗经验上未必有面前的拉特兰舰队丰富。

林逸的视线从舰船上正在更换的的外部装甲与某些破损的上层建筑扫过,他完全可以推断这一支舰队在最近半年内肯定还参与过一次严苛的战场,以至于舰队不得不回到后方进行维修与补给。

“我们到了。”

缆车在站台停下来之后,林逸在安丽埃塔小声的提醒下收回眼神,他打开缆车们,像是一位真正的贴身书记官那样先走下缆车,然后站在缆车旁恭敬地为身后的安丽埃塔让开道路。

圣弥额尔修道院站台前来迎接的萨科塔人愣了一下。

视频会议已经召开两天,这两天他们见过安丽埃塔身边的书记官,虽然不至于对这些书记官做些什么,但是至少都记得着有什么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