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第八百四十章:黎明前奏 五十 (第1/3页)

没有人比林逸更加明白,该如何攻破一个机械飞升的人类具备的心智防护。

就算人类留存的知识库中详细描述过机械飞升后的心智特性,拥有足够计算能力的存在可以在此基础上推测出心智防护的弱点,可是它们也不会有真正与一个这样的心智核心进行攻防的经验。

林逸拥有这样的经验,还不少。

他知道什么类型的攻击会有效,什么样的攻击根本不会有效果,因此当“天道”编纂的攻性程序淹没过来时,林逸可以迅速分别出其中具有威胁的程序,然后将其反向破解。

那些攻性程序的模式,由于缺乏试验和迭代,在林逸看来甚至有些原始。

破解“天道”的第一波攻势并不难,问题在于破解了攻势不就代表能够攻破对方的防火墙,而如果自己被迫要无限防御对方的攻击,那么很快对方的攻击就会迅速迭代到超过自己的认知,然后自己的防护就会被攻破。

基础的运算能力差别太大,交锋的时间越长,这样的差异就会越发明显。

所以林逸只能在第一波攻击之后完成反击。

针对“天道”的基础防护程序的破解,其实在对方落下九子的那段时间内已经完成,可是“天道”的控制者并不是一段死板的程序,察觉到防火墙失效之后对方会迅速取代防火墙来与自己展开攻防,不如说这对“天道”而言正是期望的展开,自己主动撞过去反而省去了对方定位自己的功夫。

自己需要一个空隙。

一个在防火墙被攻破的那一个瞬间,“天道”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空隙。

林逸知道怎么制作那样的空隙。

如果一段程序能够完美地模拟出一个生物的思考方式,那么这段程序是否能复现生物式的思考方式不可避免的失误?

这个星球时代内人们针对机械飞升提出的问题,在实际完成机械飞升后得到了解答。

会。

只要没有进行模式的切换,模拟生物思维的程序会完美复现生物思维的所有表征,所以在林逸确定现在“天道”的控制程序依旧在模拟那位天道化身“颉”的思维时,林逸就知道自己可以制作出这样一个空隙。

他从姬晏小姐那里听说了“颉”这个人。

四灵的老师,那位铸就九鼎,奠定大炎根基的巨兽陷入永恒的沉睡,化身为大炎的“天道”之后,从巨兽的尸骸中走出来的十二位天道化身,在长远的时间内都可以说是大炎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天道化身,其实都多多少少护佑着大炎。

其中,颉,或许是做得最多的那一个。

教养万民,这个词在“颉”的身上并非是一个形容词。

从大炎还在刀耕火种的时间里,她就云游天下,一步一步找到各个偏僻之地生活的人们,从识字断句开始,一点点地开启民智,在时代迈入下一个阶段后,她又带来诗词歌赋,机关数术,同样是一步步走遍天下,而后聚民成城,她又在城内开启书塾,有教无类,再之后大炎完成基础教育体系,她就一直留在国子监,无数段人生都开始于结束在桃李之下。

她十分谨慎地保持着自己与大炎的距离,爱着整个大炎而不是单独的任何一个个体。

因为她知晓自己的特别,这种特别令她不可能真正与脆弱的凡人走向共同的命运,凡人不会理解她的思考,她的情爱,她的忧愁,因为她的一缕怅然,说不定就已经长过无数段人生。

不过那漫长的时间内,也有意外的缘分。

从大炎认知到她的时候开始,独行的长路中就多出一个小书童,虽说名义上是大炎要监视天道化身的行动,可是执行这项任务的凤灵一族的族人却从不僭越,一代代的凤灵后人执弟子礼,抛却自己原本的人生,以区区凡人的生命陪着她走过无数个春秋。

直到她在国子监落脚,不再需要监视,凤灵一族仍旧会不时前来拜访。

她看着凤灵的老宅换了好几代主人,黎博利的想法总是会变得比较执着,他们承受不了大炎的一切建立在对大恩之人不断的杀戮之上,所以那宅子里的人总是来了又去,她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所以就和那宅子里的人走得近了些,想要告诉这些凡人,自己其实并不在意他们所说的牺牲。

她还记得那孩子出生时,她就在那宅院之中。

那孩子的母亲身体娇弱,加上出身黎博利又知晓大炎隐秘,曾有求死的冲动,所以当生产的过程出了些差错时,那孩子原本是来不了这个世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