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第八百五十七章:问询 (第1/3页)

碎石镇警卫队的屯所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郊区位置的训练场所与小镇监狱,另一个则是位于小镇内的办公地点和临时拘留地。

毕竟像是碎石镇的小地方,驻军与警察体系要想全面覆盖会给行政支出添上重重的一笔。

过去阿斯兰王还在的时候据说倒是有一揽子计划扩大基建覆盖范围,将许多城里人才能享受的服务,诸如教育,医疗,通信,电力(源石能转化),交通之类的便利,扩大到碎石镇这种更加基础的移动领土,可是阿斯兰王被绞死之后,这些计划就陆续没了下文。

贵族把持的议会根本就得不出一个共识,或者说,他们的共识就是否定掉这不知所谓的计划。

基础建设的扩大要求的庞大行政支出,按照维多利亚的基本宪法,这一笔支出会首先指向那些更加富庶的贵族领,违抗宪法等同于和维多利亚为敌,所以没有贵族可以在国王的方案成为国策之后再跳出来反对,但是可以在成为国策前就在议会将其否定。

议会与王室的制衡结果就是直到现在,维多利亚类似碎石镇这样的基础移动领土和那些大城市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两个时代。

林逸原本以为自己看见的会是一个不说像是龙门近卫局那样的警局大楼,至少也应该个像模像样的办公地点,可是到了地方,他看见的只是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院墙圈起来的院子,空地上零散地堆着一些武器架和换洗的内衬,正在休息的警卫队看见顶头上司回来也没有做做表面功夫的意思,有的人还主动朝这边挥挥手打招呼。

乌合之众,用这个词来形容都感觉是在夸奖他们。

不过这也倒符合碎石镇这种地方的警卫队现状。

这种明面上的军事改革和隐性的军备竞争一直持续到到四皇会战之后,高卢战败亡国。

四皇会战中莱塔尼亚用近乎疯狂的术式重创高卢,自身却也失去进攻的余力;

乌萨斯与高卢残存主力展开正面决战,在自身的军事制度以及力量明显劣于高卢的情况下打了个两败俱伤;

维多利亚作为当时三国中相对较弱的一方,面对的高卢军队并非是高卢最精锐的几支,再加上当时维多利亚将星闪耀,数位天纵奇才的彼此配合下很快就撕裂高卢脆弱的防线,在高卢的绝对主力或是被歼灭于莱塔尼亚,或是被乌萨斯缠住的最后一点空档期,直插高卢腹地的中央谷地,完成给高卢的致命一击。

战后的维多利亚理所当然地成为最大的胜利者,他们牢牢掌握最为丰沃的中央谷地,同时尽数吸收了高卢的军事遗产,配合自身在战争中的实践,当时那些天赋异禀的将星们对高卢遗留下来的军事制度进行了更加符合现状的改造,从中诞生的就是维多利亚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军事制度。

这个军事制度保证了维多利亚的霸权,同时也严格规定了维多利亚所有人在战争中应尽的义务。

按照这一套军事制度,碎石镇这种地方的警备队并不需要承担战争任务,他们不会参与对外战争,而如果是遭遇他国的入侵,碎石镇这种行政区划会第一时间与小丘郡进行接洽,承接小丘郡的难民,同时小丘郡会转化为战争要塞,进入维多利亚的军事序列之中迎击来犯的敌军。

警卫队的设置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应对收容难民后产生的秩序问题。

所以,在这样一群人中如果有那么一两个人恪尽职守,就会显得特别显眼。

林逸注意到院子的一角,一派平顶屋的前面,有几个穿着警卫队制服的人守在那里,是真正地“守”在那里,不仅有固定岗位守着屋子的四周,还有一支绕着屋子巡逻的四人小队,他们和周围的警卫队很不一样,对四周有着十分明显的警惕。

“那边是什么地方?”

林逸直接看着那边开口,但是他的视线一直落在警卫队长的脸上,于是便看见了对方一闪而过的紧张。

“啊,那边是警卫队的仓库,里面放着一些制式武备,小丘郡的驻军一年会来检查两次,所以就算是碎石镇这样的地方,那里也可以算是一个禁区,毕竟‘擅闯军事禁地’这个罪名可不会区分去闯的是碎石镇的仓库,还是伦蒂尼姆的仓库。”

警卫队长没有说话,可是跟着过来的那个卡普里尼男人倒是笑盈盈地给出解释。

他显然比警卫队长更有城府,没让林逸看出来他的心思。

林逸眨眨眼,看向这个一直跟过来的“普通人”:“所以,先生您是?”

“克莱德,克莱德·坎贝尔先生,现在是碎石镇警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