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当然,这个话此时是不能说出来的。

苏城于是又小心的问:“那胜利油田?”

丁志鹏依旧摇头。

“那么,油田机械厂?”苏城假如有129万美元,的确是可以再建一个工厂。不过,他至多也就懂点设计,对经营和建设工厂是一窍不通。要是丢给他一个新厂子,没有足够的管理者,没有技术宅,没有熟练工人,那还不彻底抓瞎了。

1987年可没有猎头公司,熟悉工厂的工人和管理者,也多是捧着铁饭碗的国企员工,是拿钱也请不到人的时代。

丁志鹏向后看了看,几个人低头商量了几句,便道:“可以。不过,股份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也要征求工人们的意见。”

“没问题。”苏城并不介意是否拥有控股权。他已经是厂里的二把手了,足以发挥影响力。另外,这可是一家占地近4000亩的大厂子,放到20年后,光是卖地,就能卖出几个亿出来。

至于现在,工厂资产的主要计算方式,却是厂房、设备、库存与应收款的总额。无论怎么算,他都是不吃亏的。

不过,趁着几个人都在,苏城又有些不甘心的试探道:“明年中石油挂牌,是否可以将我在机械厂的资产,计算为中石油的股份?”

“这个,我们要研究一下。”丁志鹏并没有断然拒绝,反而让苏城大吃一惊。

实际上,这是有时代背景的。1987年正是体改委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的重要试验阶段。包括丁志鹏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确定股份制改革的最终结果。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在反对承包制和大包干,如今,经营权的转手已经无人关心,而是触及到了核心产权问题。

从丁志鹏等人的角度来看,苏城拥有机械厂的产权和拥有中石油的产权,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且,中石油挂牌,原本就需要计算下属子公司的资产,并将其并入本体内。苏城的要求,也算是合乎情理。

甚至,由于中石油的资本量够大,苏城作为小股东投资,反而比占据机械厂的大比例股份更不引人注目。

丁志鹏倒是有心将之作为试点,便道:“等我们做完机械厂的股份制改造后,再看看情况,但你可以积极申请。”

苏城自然是连连点头。如果说,2004年巴菲特入股中石油得到的算是原始股,那他1988年入股,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创始人股?

很快,来自中央的体改委同志,就被油田领导们给接走了。石油学校的领导们满脸憨笑,在车尾气中挥手告别,好像熊猫一样无害。

等苏城到了跟前,教导主任更是笑容满面的喊:“舒兰,苏厂长来了,快去玩吧,我帮你们请假。”

周围的老师忍不住扭过头去。

……

PS:有推荐票的话,投一些来吧,毕竟是强推周嘛……

……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合资厂

苏城跟着体改委的几个人,从厂区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然后再走回来,几乎将每个建筑,每台机械都走到了,负责资产计算的官员认真的将每样东西标注号码,记录于纸上。

然而,苏城的目光更多放在厂房外。

4000亩的土地,比许多大学都要宽敞了。靠近边缘的地块,杂草丛生,稀稀拉拉的种着一些没人照料的果树,里面有些说不定是建厂时工人们随意栽下的,如今倒也枝繁叶茂,吸引的厂里孩童们来攀爬摘取。

再远一些,红砖墙已经破损,临时堆出来的土包,并不能阻止外人从厂里偷走材料。

某些爱好旷工的年轻人,也非常熟悉这条道路。他们都有国企工人的编制,哪怕工作的再不好,轻易也不能辞退,甚至连扣钱和换岗也会引起纠纷,久而久之,李厂长这种老好人,就听之任之了。用他的话来说:哪个国企工人不是这样过来的,等年纪大些,娶个老婆,心就定下来了。

苏城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的时候,想笑都笑不出来。

标记了最后一台机器,丁志鹏拍拍手,道:“好了,要是没什么意见的话,咱们到会议室去吧。”

苏城点点头,一群人就各怀着心思涌回了厂办大楼。

大家按照地位排序,丁志鹏毫无疑问的坐在了主座,李宗喜和女干部分列两侧,然后才是苏城与另一位体改办的工作人员。

四方四正的木椅子,发出阵阵刺耳的拉动声。

丁志鹏的心情却很好。他早就想在这种大企业中进行股份制试点了。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