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私人购买物件的地方是一处仓库,被遴选出来的商品,就密密的堆在里面,只留出能过人的通道。谁喜欢什么,就记下编号,到前面划价。若是没有被人买走的话,交钱后等着领东西就行了,每个牌子限购3样,门口还有出售牌子的人此时尚未开始,已经有人在外面排队了。

老远看见小胖鬼鬼祟祟的在门前游荡,苏城没好气的把他喊过来,道:“你怎么不排队?”

“我买了几个牌子。~~…”小胖向王廷笑笑,从兜里掏出一把牌子,笑道:“师父,你看看,这里8个牌子,就能买24件,再加你们两个的牌子,刚好30件,够不够?”

“不错。”苏城拍拍小胖的脑袋,问:“一个牌子多钱?”

“20。”

王廷牙痛的吸了一口气,道:“你们师徒两个,是从西天取回黄金了不成。”

三人都笑。

苏城想想,又对小胖道:“要是有牌子的话,再买几个,咱们也给家里买点年货。”

小胖说了一声“好”,就要跑。

王廷拽住他,道:“不急,10个牌子够了,你们想买多少件?”

小胖数了数,道:“我要买十几件吧。给秦院长家里送两件,给北京寄几件,自己再留几个。”

苏城则道:“我家里的电器够用。不过,要是便宜的话,我留几个送人,再弄一车送到老家去。”

听他说一车,王廷后槽牙生疼的道:“不用再买牌子了,只要不超过100个,我去给说一下就行了。谁真买30个牌子,那岂不是要600块钱。”

小胖连声说好,又问:“那咱们现在排队?”

“咱们先进去。”

王廷带两人顺着仓库的一边往里走,没多远,就见一个临时开的小铁门前,站着个抽烟的老工人。

“我是韩老四介绍来的。”王廷上去递了一根烟。

老工人没说话,将烟夹在耳朵上,就把门给打开了。

里面已经有人在转悠了,这些就属于走后门的走后门了。

小胖兴奋的道:“师叔真有办法。”

这个称呼,让王廷很无奈,口中解释道:“上学的时候,就和家里人来过海关。那时候花了200块买了台牡丹牌的电视机,三个人就高高兴兴搬回家了,现在都用着呢。哪能像你们这样。”

言语间,充满了回忆。

苏城突然有些感慨,轻声道:“过年了,给家里寄点东西。”

所谓近乡情怯。苏城虽然继承了身体和记忆,但对山区和老家人的情感,终究是不完全的,寄钱和寄东西,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王廷知道他家里的情况,拍拍苏城的肩。

三人不再说话,闷头猛挑。

彩电、冰箱、万宝路和三五香烟是仓库里的抢手货。不少人记下编号就去划价,丁点犹豫都没有,口气买下千把块的东西,还兴高采烈的。

这个时代贪污钱财的极少,干部最大的特权,就是廉价购买好东西。夫妻两人攒两年的工资,用1000块钱买原价2000块钱的东西,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了。作为单位集体,往往也习惯于制造这样的机会。

苏城不由感慨这个时代城镇居民的购买力,由于生老病死国家全包,大家的储蓄通常就是用来办大事的——结婚、买家具、买电器,都属于办大事的范畴。

存钱养老或者防备生病等概念,此时并不流行。

最多10分钟时间,三人就挑好了东西。其实也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最实惠的商品首先被海关员工买走,其次还要送一批到各级关联单位中去,仓库里剩下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并不多,几乎是一抢而空。

王廷和小胖买的较少,来往奔波几次就搞定了,苏城跑了两次空趟,干脆将目标定在价格最高的商品上。三洋冰箱被抢完了,总还有三菱冰箱剩下,日本货没有了,总还有美国货……

这次大采购,用去了两个半麻袋包的钞票,在出口处,见到的一地商品,倒是着实丰满。

“我把自己的弄回去,你们看着玩吧。”王廷将自己的电冰箱拉出来,找人帮忙带回家去。

这个时候,外面排队的人,还没进到仓库里面呢。

苏城也发愁的看着满地的电器,揉着头道:“黄平,你押车回去,把我买重复的几件带回去吧。”

“没问题。”黄平拍拍胸,就去办事了。

苏城看着剩下的一堆,一时间没了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