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胤禔大格格13 (第1/2页)

嘎珞美滋滋的回到府里被嬷嬷脱去外袍,换上了轻薄的常服,散了头发,喝了一杯甜滋滋的绿豆汤,躺在柔软的床上。 身旁站着两个打扇的小丫鬟,轻轻柔柔的凉风慢慢的送着嘎珞进入了梦乡。 而回到乾清宫的康熙和今日参加宴会的数字阿哥们就不好受了。 肚子饿了,但是好像又很饱。 脑子明明累了,但是闭上眼就是战火。 康熙觉得这个觉他是睡不下去了,再睡下去,到了他死了那天,爱新觉罗氏的老祖宗能把他皮扒了。 “梁九功!把太子等人都给朕叫来。” 康熙也不要人家服侍着穿衣服了,自己三两下穿好了衣服,大步往外殿走。 几位阿哥赶来的飞快,并不是他们没事干,而是大家确实都睡不着。 “今日嘎珞之语大家都听到了,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胤禔看了看太子,太子冲他摇了摇头。 康熙看着两个人的小动作有些烦躁:“胤禔,你来说。”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认为应该先把戴梓一家弄回来。” 太子从袖子里伸出来了一个大拇指,表示对这个大哥的敬佩。 康熙阴沉着脸,“嘟嘟嘟”的敲着桌子没有回话。 约莫是一炷香的时间,康熙身边出现了一个黑黢黢的暗卫。 “回皇上,藏书阁失窃八十九本书。” “好好好,不愧是朕的“老师”!” 康熙的语气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胤祉,朕命你亲自前往宁古塔,把戴梓一家接回京城。不必大张旗鼓,这些洋人的鼻子可比狗都灵敏。安置在朕京郊的私宅。 胤祺,你这几日便领着人,把那处私宅布置一番,确保“万无一失”!” “儿臣领命!” 就因为胤祉是文人,办这件事才不那么引人注意,胤祺就更别提了,在朝中虽有贤名,但到底是太后养大的,不论是皇子还是大臣,都对他没什么戒备心。 “胤禔胤礽,推广粮食提高产量一事,还有家禽的有效饲养就交给胤禛和胤禩。” 说到这里,康熙意味深长的看着两个儿子。 “朕知道嘎珞的心声不设防,说了很多你们未来的事情。但是那毕竟是未来,如今朕既预知了未来,也可以避免,你们二人可懂?” 胤禛虽然乍一听见自己上位确实有隐秘的欢喜,但现在他确实没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儿臣知晓。” 而胤禩的眼神不复以往的清明,却有一些洒脱在:“儿臣自是以爱新觉罗氏为重。” 康熙点了点头,他的儿子们虽然斗来斗去,但从未有过不臣之心,他很欣慰。 “胤佑你就跟着嘎珞,朕便以你为嘎珞夫子为由,记录下嘎珞对未来之事的透露。” 胤佑天残,虽然现在看着跟常人无异,但毕竟是有些问题的,但胤佑的学识一点不比其他兄弟低。并且性子极好,温润大方,跟嘎珞一起应该可以非常合得来。 “至于你们几个,好好进学吧,大清不能败在自家子孙的手上。” “都散了吧,胤禔胤礽留下。” “胤禔,从明日起,八旗子弟便都给朕操练起来,有不服从者,先斩后奏!” 康熙摘下了自己的贴身玉佩,交于了胤禔。他不能再让这帮吃干饭的八旗子弟继续逍遥下去了。 “是,儿臣领命。” “胤礽,治国之策是朕手把手教你的,从明日起,你便跟着朕一起议政。” “皇阿玛!儿臣尚有不足,请皇阿玛收回成命。” 胤礽哪敢接下来,他就批几个无关紧要的折子都被皇上当贼防着了,再去议政?哇,他不要命啦! 康熙没有看胤礽,轻叹了口气:“朕知你担心什么。但大清可以亡与朝代更迭,不可亡于外敌。 嘎珞的心声你也听到了,因为朕的猜忌,才让你们兄弟不得善终,大清后继无人。 相较于权势,朕更在乎大清的子民,更在乎爱新觉罗氏是不是会成为后世人嘴里的罪人。” 胤礽愣了一下:“儿臣,必不负皇阿玛期待。” 大大小小的皇子们都忙碌了起来,慢悠悠的嘎珞偶尔透漏两句未来,两句新鲜事情,就够这些人干活的了。 胤佑傍晚出现在乾清宫:“皇阿玛,嘎珞称九弟有不可估量的经商之才,若是利用得当,挣那些外国人的银子,再腐化那些外国人为大清所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了想自家贪财的老九,康熙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胤禟也经常出现在嘎珞身边。 “哎,这个时候没有火锅,也没有蛋糕,没有口红,也没有香水。要是把这些做出来,低价卖给咱们百姓,高价卖给外国人,咦,美滋滋。” 胤禟:很好,嘎珞你说,九叔我找人做! 断断续续一个月,胤禟收集了不少方子。 从玻璃到水泥,从化妆品到小吃。 都是嘎珞“不小心”“捡到”的。 【九叔不是我说你,学习不能落下啊,你可是大清最厉害的语言天才和手工达人呢!】 胤禟听到这里,越发觉得自己不能辜负了嘎珞的期待。原来后世人都这么看好他呢? 胤禟更加拼命了,不仅自学了多种国家的语言并且精通,甚至还请教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