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而清水河这一侧的,无人不知李陶两家的恩怨。

是以一瞬之间,整个河岸上,都安静了。

李花儿见事不好,立刻站起身,紧张地看着渡口。

这陶二老爷,明明就是来惹事的。

按说李大他们在这渡口上的时日已经不短了,期间陶家的几个老爷也都见过,却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里面,难不成真的有什么阴谋?就是要惹怒了李大,才好行事?

但愿李大莫要中计才是。

李花儿正想着,突然背后又感到了一丝阴冷。

她转过头,就见陶大少爷还是那样阴测测地瞪着她。

待她转过头去,陶大少爷却冷哼一身,转身走了。

李大手下的军士,也都知道李家和陶家的恩怨,心中虽然是向着李大的,但也知道陶家算是地头蛇,家里还有一个县丞,真闹出来了事情,可是不妙的。

是以,一个校尉站了出来,道:“闹什么闹?快让我们上船查了人,免得耽误你们这些财主发财。”

说着,就招呼人,往船上检查去了。

陶二老爷却依旧拿着那张纸,道:“李督卫还是看看吧,免得是往南面送给那水匪的情报,不就糟了吗?”

李大忽然笑了。

笑得甚是憨厚。

只见他走了过去,真个将那张纸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口中还念念有词:

“四月初二,送素绢十匹、火腿五只、新酒六坛、上好胭脂三盒,玉梳六个……”

李大一样一样,慢条斯理地念着,还让身旁的书吏将文字都记下,这才将单子递还给了陶二老爷。

“二老爷说得还真是,看来以后,这船上的纸片子,也得好生查查。”

李大笑着对陶二老爷说完,立刻变了脸色,对书吏道:“查四月初二的账,看看有没有这些东西。”

李大是上过战场,又当过探子,在敌营潜伏过一段日子的人,所以如此一变脸,着实煞气。

书吏不过是县里寻来的落地的秀才,被他如此吓得一激灵,慌忙地翻着四月初二那天的账册,差点儿打翻了砚台。

待翻到后,他又对李大拱手道:“李督卫,有账册,东西不差。”

李大又恢复了之前的笑意,对着陶二老爷嘿嘿笑道:“果然没有问题。”

李花儿看吧,慌忙低下头,不让人看出自己在偷笑。

瞧瞧这老实爹,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陶二老爷气得脸都变了颜色。

他本是想给李大找不自在的,却不想被李大如此一番作为,成了自己没脸面。

李大看他气鼓鼓的样子,追问道:“二老爷不走,难不成还有别的要交代?”

陶二老爷气不过,啐了一口,将那张纸收回到了怀中。

“蔡驼子,这几天,你可在我们这儿?”他问道。

蔡驼子方才一副避事的样子,这时候见于是了,这才忙回道:“回二老爷,这几天是在清远县落脚,就住在云来客栈。”

陶二老爷道:“既然如此,到时候我就去找你。”

说罢,仰着头,高傲地下了渡口,往家去了。

李大在他的身后哼笑一声,这才对一众军士道:“看什么看?还不都仔细检查过了,好让人走?”

众军士这才回过神来,慌忙一作揖,道了声:“是!”

渡口之上,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忙碌与热闹。

而李大则偷空,和那叫方山的小校尉说了些什么。

……

李花儿眼看着陶家与蔡驼子的船,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远远地驶去,这才安了心。

但也只是“略微”罢了。

她站在那儿,看着如常的李大,心中却在琢磨着方才的事情。

一则是为何陶二老爷会突然发难;

二则陶家自己也有商船,又为何借蔡驼子的船,运送那些东西。

而且那货单未免也太乱糟糟了,说是卖的货物又不成数量,说是送的东西又成不了礼。

再加上陶大少爷时不时的奇怪举动,李花儿觉得心都沉了许多。

“姐姐。”李果儿摇了摇李花儿的手臂,“我们该回家了。”

时已过午,该回去吃饭了。

李花儿在心中暗暗思索,弯腰将东西收拾了。

她想了一会儿,对李果儿小声叮嘱了一句:“这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