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张寻一时语塞,找不到适当的理由阻止别人师父管束弟子的越轨行为,他想说是他让杨清惠不穿道袍的,揽下这份责任,免得杨清惠受师父责罚,但转念又觉这样做不免大大唐突了杨清惠,帮她不成反而害了她,于是便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但他若不出言阻止,杨清惠便要随虚静道长回转龙虎山无尘道观,也许这辈子再无相见之日,一急之下,突然两眼发黑,双腿发软,“咕咚”一声倒在了地上。

“张大哥!”这时杨清惠再也顾不得师父在旁,忙扶起张寻,伸手助他移宫换穴调理气血。过了一会,她又怯生生地抬头望望师父,谁知虚静道长也正盯着她看,但随即轻轻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将脸别转,不再看她。杨清惠急忙低低道声:“谢谢师父。”又低头照料张寻。

原来虚静道长闭关结束之后,发现徒儿清惠竟然私自下山,只留下一张纸条,说是太过思念父母和宝石谷,欲回去探望。她对徒弟的身世也自然一清二楚,知道宝石谷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可江湖险恶,一个妙龄女冠独自行走江湖,她实在放心不下,便急忙下山寻找。她找了没多久,便听江湖上传闻川北黄龙派新任掌门张寻少年有为,击败藏东松赞寺高僧玉鸠上人,令武林正道拍手称快,而他有一个红颜知己名唤“杨清惠”,二人情意相投,形影不离,此时正同往浙江绍兴而去。虚静道长心想自己俗家姓“杨”,张寻的密友又叫“杨清惠”,###便是自己的徒儿,于是便先到绍兴等候他俩。但张寻和杨清惠抵达绍兴之后行踪不定,等到虚静道长访得他二人投宿的客栈,伙计却告诉她张、杨二人出城去了,她便出城寻找,从东湖到大禹陵、宋六陵,又转至香炉峰等处,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才找到兰亭来。当虚静道长见到独自一人在月光下焦虑徘徊的杨清惠竟连道袍都没穿,不禁心头火起,不由分说就硬把徒儿给拉走了。这时,天快亮了,离张寻回兰亭虽已不远,但张寻却难以知道伊人的去向了。

第十三章 闻昔(12)

后来,整整的一天杨清惠是在师父的教训和自己的惶恐中渡过的,师父的责备她不敢还嘴,因为自己背师私走确实不合弟子之礼,而且她虽与张寻守礼谨严,江湖武林中人也较常人脱略些行迹,但少男少女结伴行走,毕竟是有违修道清规的,所以她便默默地接受师父的责骂,同时却一直牵挂着况寂最终是否赴约。自己中途被师父拉走,要是况寂来了不见张寻怎么办?而张寻回兰亭见不到自己,又会怎么样?真是芳心能与丝争乱,此时度日如度年。傍晚,虚静道长雇好了马车,要带徒儿回转江西龙虎山的道观,杨清惠才哭着求她让自己与张寻道个别。虚静道长面硬心软,最终答应了徒儿的请求,于是师徒二人一同来找张寻,没想到倒恰巧救了张寻一命。

杨清惠心中有愧于师父,而自己对张寻的那份情意又是只能深藏心底,任何人面前都不能透露半点的,所以这次到客栈,确实是已下定了辞别张寻的决心。如果张寻不因运功过度而失力,又急火攻心,突然昏倒,杨清惠必定已随师父踏上了回江西无尘观的路途。但张寻这一昏迷,使她一下子抛开了少女的矜持羞涩和道姑的清规戒律,马上扑过去抢救。好在张寻与“星爷”这一场鏖战虽然凶险无比,令他几乎失力虚脱,但却并未造成内伤,故而没多久他就在杨清惠的声声呼唤之下悠悠醒转。

杨清惠一见张寻缓缓睁开眼睛,十分高兴,又关切地问:“张大哥,你没事吧?”

“我没事。”张寻虽然浑身无力,但见杨清惠并未离开自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慰。他笑了一笑,但随即又长叹一声道:“唉,可惜的是今夜本来有望将‘星爷’除掉,但却让他全身而走了。这样不知又有多少好人要害在他手里了。”

杨清惠闻言缄口不语,脸上满是遗憾和为难之色,张寻明白她的意思,定是在虚静道长面前不宜谈论此事,便朝她理解地笑了笑,欲开口岔开这个话题。不想未等张寻张嘴,虚静师太已先开了腔:“怎么?刚才那个古里古怪的人就是‘星爷’?就是那个‘影子会’的头领‘星爷’吗?哎呀,贫道要是知道他就是‘星爷’,刚才一定不会这么轻易地就放过他的。”

原来,虚静道长在知道徒弟清惠与张寻联袂行走江湖时,本能地就对张寻起了戒心,适才进屋见张寻遇险,便不假思索地帮助杨清惠救了张寻,使张寻又一次逃过了劫难。但她并不知道张寻对手的底细,见张寻追杀“星爷”出了门,她却按剑未动,还拉住了欲相跟出去的杨清惠。其实她一路行来,对“影子会”在“星爷”掌握、支配下为非作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