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张大河凝目看着秦汉,不知道秦汉将他大老远从鄂州召来长沙,大谈特谈东瀛是为什么?

秦汉不急于给张大河解除困惑,却自顾自接着说道:“倭人自从30年代开始和荷兰人建立贸易关系,到现在已经有将近30年时间了,30年来,倭地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将军大名统治体系正在遭受强有力的挑战,新兴的天皇武士体系正在谋求新的权力,如果没有外力干涉,倭地的统治格局将在十年之内发生剧变,他们将建立起仿效欧洲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制度的更新将给倭地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假以时日,他们甚至能够称雄远东。”

张大河难以置信地看看秦汉,又看看地图上的东瀛四岛,怎么也无法相信秦汉所说的话。

秦汉肃然道:“这绝非危言耸听!”

张大河目露深思之色,半晌才忽然说道:“学生明白了,校长的意思是要学生率海军进犯倭地,以不断的侵犯阻碍他们的发展,延误他们强大的进程。”

秦汉摇头道:“不,我想要海军完成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更多。”

张大河凝声道:“学生愿闻其详。”

秦汉道:“东瀛四岛虽小,人口却不少,据估计少说也有三千多万!大河,你算算看,按一般的社会结构,没有战乱减员的情况下,三千多万人口,会有多少青壮年劳力?”

张大河道:“不算女人,应该在八九百万上下吧。”

秦汉听得两眼放光,兴奋地说道:“八九百万,这将是一比多么巨大的财富!如果把他们抓来,运到西北地区去修铁路,政府将可以节约上亿的资金,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就将成倍增加!”

张大河失声道:“校长的意思,我们要掠夺东瀛的人口?”

秦汉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森然道:“不仅仅是人口,还有财富和女人!”

第七章 策略

“要想对东瀛下手,就必须要知道他们的现状。”秦汉道,“现在的东瀛属于幕府藩主统治体系,幕府将军拥有最高实权,各地的藩主拥有很高的自治权。东瀛四岛,地域狭小,产粮区不足,加上长时间的和平,人口暴增,因此,东瀛普遍存在粮荒,十年前还曾爆发过米骚动,就是明证。”

张大河失声道:“校长真是见多识广,这些事情都了如指掌。”

秦汉笑道:“这些都是从荷兰商人那里打听来的,可是花了不少钱交换来的,不过我在想,从现在开始,我们确实应该建立情报局了,否则一旦战事爆发,我们连敌人的任何底细都不清楚,那是十分危险的。”

张大河点头道:“学生也这样认为。”

秦汉道:“以我国现在的海军实力,还无法大规模运送陆军进行登陆东瀛作战,而且国家刚刚建立,周边地区还未完全统一,战略重心不在对外扩张,这就决定了对东瀛的掠夺只能是小规模军事行动,我决定对日本的掠夺分为三步走,即分化、扶植、全面掠夺。”

张大河凝神静听秦汉的下文。

秦汉道:“利用倭地各藩藩主的高度自治权,就可以有效地分化各方势力,只要利益驱使,倭人一样也会自相残杀!东瀛缺米是个值得利用的诱因。大河,你可以先派谴一两艘贩米的商船前往京都,据说京都建有东瀛最大的粮仓,先摸清了这个粮仓的位置,然后才动用铁甲舰进行袭击,烧毁这个大粮仓,让东瀛陷入普遍性的粮荒,这时候,装满粮食的我国商船就可以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了。”

张大河道:“校长是想趁机哄抬米价,大赚一笔吗?”

秦汉道:“岂能如此简单!米可以卖给倭人,但他们的钱我们不要,交易只能是货易货,让他们用倭地的人口来交换,一名青壮年换1/2石粮食,一名年青妇女换1/4石粮食!这样一来,关系不佳的大名武士之间就有可能爆发战争,以便掠夺更多的人口换取我们的粮食,甚至有些残暴的藩主也会将自己治下的人口拿来换粮,反正人口多嘛。这就第一步,分化!”

张大河叹服道:“校长英明,不知第二步扶植却是怎样?”

秦汉道:“这种人换粮食的贸易一旦盛行,幕府作为东瀛的最高权力机关,必定要出来干涉的,甚至会使用武力强迫跟我们保持贸易关系的藩主屈服,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提供军火,对亲华的藩主进行扶植,使之成为我国势力的代言人,以对抗东瀛的中央政权。”

张大河道:“校长之对倭策略,真可谓环环相扣、破绽全无!如此一来,东瀛在连年内耗下必定国势日衰,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