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七章出身问题 (第1/2页)

太原王家,一个逆天的家族,也许大家并不怎么了解。

可是,要是提一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个人叫做王允。

没错,就是三国时期的那位,传说中貂蝉的养父,连环计和美人计的使用者,最后又惨死的那位。

王允一事,让太原王家被推上了顶峰,可是没用呀,名声再大,乱世也没有用呀,大家都是土豹子,都在造老刘家的反,谁还管你呀。

总之,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这个家族非常惨,嫡系一度只有一两个人。

人哪去了,都被杀了,而且还是无法反抗的那种。

痛定思痛,这个家族的嫡系发现,这样是不行的,家族的主旋律要改,不能再是主政了,这死的太快,所以,这个家族的把兵法作为了基础教育。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的,作为千年世家,最不缺的就是底蕴,太原王家的起家史可以到周朝。

千年以来,这个家族出过不少将军,还非常有名,比如,王翦。

东汉以后,三国魏朝时期,这个家族总算是缓过来一些,然后到隋朝和唐朝,这个家族出的官员,基本上全都是武将。

事实证明,他们选对了路,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数百年,这个家族一直长盛不衰,靠的就是自己家层出不穷的兵家大佬们。

这个乱世,他们总结出来一个道理,讲孔孟之道是不行滴,得加上孙子兵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听你讲话。

李宽回忆了一下太原王家的历史,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什么奇葩都会出来。

谁能想到,春秋战国走兵家路线,两汉走儒家路线的王家,最后走拐了回去,又走上了兵家路线。

关键是,其他家族这样玩,早就死了,毕竟,家族大了,什么都有,一个文家出一个兵家人并不奇怪,一个兵家出一个文家人也不奇怪。

可是这个家族,竟然是整个家族转弯,而无论走什么,这个家族都会出现大佬,从来没有翻过船。

“这个王斌很厉害呀,竟然这么快就搞定了,而且很是铁血呀,一点文人的犹豫都没有,看起来,更像是一员小将。”

马周看着底下的王斌,回忆他刚才的潇洒的投剑动作,感慨的说道。

“没什么可感慨的,我怀疑他脱了衣服,下面的肌肉并不比武将少,估计,这个家伙,带兵冲锋都不是问题。”

李宽满脸黑线的说道。

作为后世人,李宽是知道汉唐这两个奇葩朝代的,这两个朝代的文官,都不能算是纯粹的文官,全都可以转职武将。

汉代有弃笔从戎的班超,唐代有一人灭国的王玄策,他们两人最初都文官,还都是被逼急了转职的武将。

这两个人的战绩也都差不多,全都是灭国。

汉唐两个朝代,只是两个比较突出,还有其他人存在呢。

东汉末年的卢植,初唐的房玄龄,这些人,要么武力值爆表,要么统军能力爆表。

总之,奇葩的朝代,奇葩的人群。

“千年世家呀,他们能够长存也不没有道理的,如果他们的能力全都用在这个国家上,国家,又该多强呢。”

马周有点愤慨的说道。

越是了解千年世家,越是觉得愤怒。

这个群体有能力,有资源,什么都知道,可是,他们又都确实成为了毒瘤,这是谁都无奈的事情。

“没有办法的事,人活一世,谁不愿意自己的家族永存呢,他们也都明白一切,可是,资源有限,你不能让人家流血又流泪呀。”

李宽否认了马周的话。

出身世家,又来自后世,李宽了解到的很多,世家们自身都明白自己的优缺点。

他们自己也明白变革的好处,可是,每一次变革,都是从他们开始,如果说他们流血又出力,最后能得到好处,那么世家不介意变革,可是,流血又出力,最后还要让他们流泪,那么,世家就不愿意。

求同存异是一个好的词汇,强盛的王朝都是这样出来的,在斗争中求存在,求相同感,这就是现实。

“可是,这不能成为他们犯错的原因。”

“这也构不成消灭他们的原因。”

李宽一语堵的马周说不出话来,的确,这构不成消灭人家的原因。

“大唐贪官,可以去看看,有多少是世家出身,又有多少是寒门出身,世家的错误,不是他们对于百姓有多剥削,他们存在挡了皇帝的路,挡了时代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