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当然,秦桧依然是非常愿意看到李丘平走火入魔的。胆敢当面直呼他姓名的,在大宋唯有两人而已,而这两人却都姓赵,他惹不起,但他亦更不想今后多了一个姓李的出来,哪怕仅有几天,他也不愿意!

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人能以寥寥几句话就能将一个濒临走火地大高手挽救了回来,而此人竟然只是一个看似丝毫不会武功的和尚而已!

秦桧自是满心的不痛快,救李丘平地若是他地朋友也还罢了,便是大日法王,那也勉强能接受,没想到却是他斟酌后请来下李丘平面子的客人,这就让他很不高兴了。

秦桧虽然只淡淡地问了一句,但其中的威胁恐吓之意却是人人都听得明白。

“贫僧,观止。”

观止和尚合什应言,不卑不亢,淡定自若,丝毫不秦桧地威胁为意,也不肯多说一个字。

“观止大师云游天下,乃是在灵隐寺挂单,并非我灵隐寺僧侣,丞相切勿误会!“观止和尚身边的那老僧接言道,却又狠很地盯了观止一眼,似是责怪他不听劝告擅自多言,又象在怪他不将自己并非灵隐寺僧侣的事情说清楚。

众人这才察觉到观止的存在,观止和尚依然是微笑淡然的表情,丝毫不因那老僧的话语而生气,而在旁人眼中,这中年和尚却似乎忽然时与众不同起来。

在一群和尚当中,观止就是显得很特别,很抢眼,他身边那些人分明就只是陪衬。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观止似乎很高大,又似是很飘渺,又似很威严,每个人看他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分明感觉到了这个和尚的不凡。

但奇怪的是,观止和尚坐在那里已经很久了,先前众人却为何没有这种感觉?要说是因他救了李丘平之后才显示出的不凡,某些有心人沉思后再看,却明显是并非如此。

大日法王同属佛宗,他就是这有心人之一,沉吟一阵后,法王眼中神光湛然,显是悟通了其中道理。——观止感应到大日法王的目光,遥遥合什做了一礼,法王不敢怠慢,便郑重还了一礼。二人虽然没说一个字,但法王已然有数,此人确是不识武功,但在禅道上的修为,却已到了静时如微尘,动处若佛陀的传说中的境界!

人观佛,佛有万相,观止流露出的气质,正是这种已近大道的表象!

大日法王自入大宋,武道上见识了李丘平少年而近绝顶的奇妙修为,佛学又见到了几已入圣的观止大师,再想想战无不胜的岳飞,法王一时间感慨万千,谁说中原人材凋零,金人妄自尊大,欲联周遍势力一举亡宋,实是自取其祸!

不过这泱泱华夏,出的也未必全都是利国利民的英材。大日法王身边这位,亦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材!秦桧权术精湛,喜怒不现于形色,便是极亲之人,亦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杀秦桧的机会不是没有,法王此时要杀他,便如探囊取物一般。而与李丘平当日一样,这个机会是秦桧主动给的,法王此时又有什么理由去杀他了!

法王见过大宋皇帝赵构,事关西藏未来,他怎可不见见这大宋皇朝真正的主人!在法王的印象中,赵构虽然还谈不上是什么英主,但也肯定不是蠢人,秦桧在这么样的一个皇帝手下能做到权倾天下,其能可见一斑!

秦桧是奇材,而且是注定了要站在李丘平与岳飞对立面的奇材,而他的能力,亦有资格与这些人斗下去,甚至有很大的可能会是最后的胜者。正因如此,大宋才不足为虑,金人才可以如此张狂!

大日法王转念间,众人已渐渐散去,望月楼的伙计已开始打扫场地,擂台上的残尸则有官府的人来收拾。

秦桧问了一句后便不再说话,仅仅是向李丘平告辞,并请李丘平诸人在驿馆等待三天,说是这几天皇帝事忙,见李丘平的日子定在三天之后。大日法王另有居处,秦桧淡淡地向他道了个别,便自行离去。

李丘平走下擂台,便请大日法王和观止大师同往驿馆叙话。

先前观止身边那老僧便是灵隐寺主持,老僧急欲撇开与观止的关系,方才已将话说绝,观止自然不能再回去,便即欣然接受了李丘平的邀请。大日法王却以另有要事为由,拒绝了李丘平。

李丘平本意就是想与观止大师长谈,邀请大日法王不过是礼貌而已,法王既不肯去,当然也不会勉强,便与他告辞。

大日法王方将行出门外,却止住了脚步,忽然间转过身来,对李丘平道:“李少侠,小心秦桧!”

李丘平怔了一怔,随即释然,法王言语诚恳,这是在提醒他呢!不过秦桧这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