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乱起 (第1/2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第二日,刘备精神奕奕的起来后,想道白乐天此诗诚不欺我。到了下午,张飞还师寿春,不负众望的带回来了袁术与刘勋的尸体。

刘备看着袁术失血后苍白的脸。心中颇不是滋味,那些年少风雅鲜衣怒马的片段,又在心底涌现。公孙瓒死了,袁术死了。这些诸侯们,有如流星,照亮历史的天空,又一瞬而没。下一个,会轮到谁?

停止了感慨,刘备命人将袁术与刘勋,葬之于寿春城外高地。袁术既死,九江诸县望风而降。

孙坚在庐江,得闻袁术死,于是亦率军进九江,合肥陈纪闻寿春不保,遂降孙坚。刘备兵行半道,闻陈纪降孙坚,合肥已为孙坚所有。心中一惊,忙引军来合肥。

兵屯城下,乃遣使往孙坚处责之道:“文台吾兄,陈纪乃从逆之叛将,兄何枉顾大义而纳之?还请斩之以示百姓。”

孙坚刚得陈纪之众,哪里肯从。断然拒之:“玄德此言谬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彼时各为其主耳。今其已弃暗投明,吾岂能害之?今我奉命来牧扬州,玄德可退兵矣。”

刘备得信,遂引军攻合肥。此时双方已经心知肚明,陈纪不过是开战的借口罢了。一个要借着扬州牧的名头让刘备退出九江郡;一个要抓着陈纪是叛逆这点不放而想夺取合肥。

双方于合肥大战一场,孙坚不敌,退往襄安。于襄安北,施水上游濡须山水口筑坞以拒刘备。

刘备既破孙坚,亦不取合肥,还引军守寿春。左右疑之,刘备乃道:“合肥无险可守,守之无益。不如退而守淮。”

袁术一死,刘备的讨逆目的已经达成。而此时,扬州也有了新主人。刘备也心知自己暂时不可能再图扬州了。不过,辛苦打下的地盘,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孙坚。于是刘备以匪患未清为名,继续割据九江北部数县,牢牢扼守淮水一线。

从地形上看,曹操可以自颖水入淮,孙坚也可以自庐江入淮。淮水更是横贯徐州而后入海。所以,刘备扼守淮水上游,基本上,也能保证徐州的安全。

孙坚为名正言顺的扬州牧,岂肯坐视刘备虎踞淮水,于是招募勇士,摩拳擦掌,准备再战刘备。

就在此时,北方消息传来,袁绍统兵五万,往攻幽州。幽州牧刘虞节节败退。寿春,刘备正自观看刘虞求援之信。看完之后,刘备长叹一声,此地不能待了,必须立即北返以救刘虞。幽州无论如何,不能为刘虞所有。

想了想,刘备于是把关羽召了过来,道:“云长,北方有事,吾将北归,吾欲留汝镇守寿春,以却孙、曹,保我南方。汝意如何?”

关羽久镇平原,与冀州互峙多年,经验丰富。闻言拜道:“愿为主公守此土也。”

刘备又细细嘱咐了一番。因关羽副将战殁,乃使亲军吴匡为其副将。临行,又道:“云长,南方军事,尽托汝手。诸事多与张子布、陈元龙等商议,勿失我望也。”

又表陈登父陈珪为下邳相,命陈到为中郎将,守彭城。遂引军北返。

袁绍既攻灭公孙瓒,志气高昂。遂于春月再度兴兵,趁刘备南征之际,以刘虞言语多有不敬、妄议朝廷之罪,举兵讨之。

兵过易水,袁绍踌躇满志,执鞭而笑道:“吾有冀州之富,再兼幽州之骁勇,横扫中国,谁人能抗我乎?”

大军兵临涿郡,镇将鲜于辅一面告急,一面引军出战。先战北新城,后战范阳。连败二场而归。

刘虞得信,大惊失色。刘虞有治平之才,仁能洽下,忠以卫国。偏偏却不通兵事。坐镇幽州以来,军事方面也全靠公孙瓒以及麾下诸将维持。后世有诗如此评价刘虞:汉家福分无周旦,天遣忠贤不习兵。如今袁绍举兵来伐,鲜于辅连连败绩,让他如何不惊。

就在刘虞召诸臣来议事的时候,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并州高干率骑入侵代郡,护乌桓校尉阎柔孤军难敌,遣使来请援兵。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刘虞闻信不禁失色:“苦也,天欲亡我幽州乎?”

从事齐周便道:“主公勿慌,可使鲜于将军往援涿郡,阎柔退保代县、当城。然后速速遣使青州以搬救兵。”

刘虞叹道:“玄德南征袁术,如何来得及。”

齐周道:“刘青州虽然南下,但政事皆托之于荀文若,以其之能,必发兵来救我。”

刘虞从其言,于是便命骑都尉鲜于银率步骑二万,往救涿郡。又八百里加急遣使往青州搬救兵。又想起乌桓骑来,遂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