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第2/2页)

门,就只能这么出城了。但大家看了看高耸的大梁城墙,感觉说着简单,做起来难。 就在这个时候,王贲率大军坐船而来。船上架设了大量的弓弩,大有“你们翻墙下来一个我们射杀一个”的架势。 幽深的门洞成为了天然避风港,秦军躲在里面十分安逸。巨大的破门声震响在所有人耳畔,仿佛通向死亡的丧钟倒计时。 终于有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贵族崩溃了,大哭起来: “我们投降吧!听闻赵国贵族破城之后被俘虏,于是受尽了秦人折磨。但主动投降的韩国贵族却很受礼遇,有人都开始入朝为官了!” 魏王气得脸色发青。 这话什么意思?他魏国还没灭呢,这群人就开始琢磨去秦国另谋发展了? 两个月后。 名家弟子趾高气昂地随着押送魏国权贵的军队回到咸阳,无视了王贲部下看他们的复杂眼神。 哼,现在知道他们多有用了吧?别老骂什么“耍嘴皮子的”,嘴皮子利索也是一种本事。 秦王政匪夷所思地听完了这番破城的全过程。 末了,他问道: “所以如今大梁城中的庶民,有多少人信了名家弟子的说辞?” 王贲的部下表情僵硬: “大半都信了。” 魏国贵族成为阶下囚之后,不少庶民宁愿淌水都要赶过来啐贵族们一口。 他们固然计较秦军淹城的举动,但更恨叫嚣着淹死他们无所谓的贵族。 秦军好歹表面功夫做得漂亮,学着名家弟子嘴上说着各种解救庶民的话。庶民一向淳朴,不少人都相信了,而且谎话说多了确实容易被人当真。 更重要的是贵族学不乖,都成阶下囚了还端着身份。有人自觉受了庶民的欺辱无法容忍,关在囚车里还口吐芬芳,越发拉稳了仇恨值。 全靠同行衬托了属于是。 秦王政委实是想不到大秦有一天能成为正义之师——不靠自身努力,全靠名家一张嘴。 果然,他之前觉得扶苏适合加入名家是对的,他们都是一路人。 不过通过这件事,大秦虽然尝到了甜头,却更叫秦王政警惕起来。 民众如此轻易就能被煽动,侵略都能被三言两语美化成解救。倘若大秦不将这一招牢牢掌握在这里,而是被六国之人学去了,等待大秦的将是万劫不复。 秦王政沉吟片刻,对扶苏道: “百家学说各有长处,无论哪一派都不可轻视。待天下一统,必须由官府出面进行规范。” 不能放任诸子百家在各地乱窜了,得进行集中管理。 烧书是最简单的控制思想传播的办法,但书可以烧,人总不能全杀了。 之前扶苏让阴嫚他们去弄新的教材,删减了百家学说。以后所有能接触学说的都是大秦官学里出来的秦吏,算是自己人,被六国利用的概率不大。 可天底下还有那么多早就学过的人才,这些人又该怎么管理呢? 扶苏想了想: “那便设立正统机构,给百家弟子造册,明确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