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第1/2页)

毕竟不少匈奴妇孺之前就是在东胡被俘虏的,他又是始皇帝特意派来处理这边事务的钦差,相关事宜众人都爱来找他拿主意。 萧何便说有一部分匈奴女子已经找到了愿意和她们成婚的混血男子,应当是肯随她们去草原上定居的。 部落中有青壮的话,就可以酌情减少驻军的数量了。这部分青壮多的部落可以安排在匈奴人不太可能出没的区域。 这样一来既不用在他们那边驻扎军队,也不用担心万一匈奴残兵真的跑来了,族群里全是老弱会无法抵抗,也拖延不了时间等军队赶来驰援。 始皇看着萧何在草原舆图上的标注,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缓缓摇头: “这些拥有青壮的部落,不可安置在距离边塞太远的地方。” 萧何一怔。 很快,他就反映了过来: “陛下的意思是,这部分青壮可能有异心?” 扶苏垂眸看着舆图,重新圈了几个位置。这里都是靠近关口的地方,一旦部落跳反就能立刻出兵镇压。 他漫不经心地提醒道: “愿意与匈奴女子成婚的男子,要么是因混血遭受过乡民的排挤。这样的人或许会对故土产生恨意,想着干脆投靠匈奴。” 当然也有因此怨怼上匈奴的人,可那种人就不会答应娶匈奴女子了。他们只会一心想融入中原,哪怕家乡这边容不下他,他也会想办法去别的地方定居。 “要么,这些男子本身就另有所图。混血者俱都出自燕赵边境,赵国且不提,燕人中尚有不少企图复国之人。” 既然在中原无法复国,说不准有谁另辟蹊径,决定借匈奴的手成事呢。给他们安排远离国境的草场,不就正好给了这群人自立为王的机会? 男子中必然有没那么多小心思的人,但大秦没必要去堵这个几率。 事实就是有二心的人定然比没有的多。 因为哪怕是混血,从小接触中原礼教的他们一般来说还是不太愿意去草原定居的。两边从风俗到习性都大不相同,并非轻易就能适应。 即便人家就是单纯想借此逃离令他们窒息的家乡,你把人家丢到偏远的草原去,肯定也没有留在关塞附近好。 至少离得近的话,这些人适应起来会更快一些。在塞外过不惯还能时常回来看看,和离归家也方便。 派得那么远,万一水土不服折损人口也是个麻烦事。 更何况,划分了草场也不代表就永远不变了。 草场里有条件更好的和条件较差的,等证明了他们的忠心之后,也可以挑选愿意迁徙的部落再进行调整。 为了得到更多来自大秦的支援,也为了分到更好的草场。那些没了反叛心思的部落自然会乖顺下来,努力表现,借此为自己争取利益。 萧何皱眉: “这样一来,为了防备匈奴残兵,就得出动不少军队了。” 总觉得有点浪费人手。 残兵数量就那么多,却因为不知道对方会从什么地方窜出来袭击部落,大部分边缘部落都得驻军防守。 草原的边界可不小,大秦哪里能抽调出那么多人出塞? 始皇微微颔首: “是以还得打探清楚残兵的去向,而后重点在两个地段设防。” 一是从西边入北方草原的道路,二是漠北高原那一片。其他地方基本上很难有敌人流窜过来,东胡那里也有大秦驻军策应。 待到新的匈奴部落自己能立起来了,这两处就可以交由他们自己把守。大秦军队可以撤回关内,不再插手塞外布防,只在部落间起冲突时出兵调停即可。 萧何明白了: “那便要麻烦将军们尽快将匈奴残部赶出草原了。” 之前没追上去将敌军尽数剿灭,主要还是因为和匈奴作战的都是守边将领。没有王令不好擅自追击太远,继而深入草原腹地。 而且就算去追,也不一定能追上。 对方对草原太过了解,很容易就能甩掉追兵。守将保险起见不曾轻举妄动,毕竟他们的职责只是守卫自己所在的郡。 现在需要驱赶匈奴人出境,就得单独派遣军队清理草原了。 倒也不需要把所有残部都一人不落地赶出去,草原那么广袤,不可能全数驱逐。只需把人数多的大部队赶走即可,剩下的小队伍即便去侵扰部落,也打不赢人家。 君臣商议了数日,这才重新定下了草场的划分方案。 同一时间,各郡也收到了派人深入草原驱赶匈奴残部的命令。 为保安全,这会是一个持续时间不短的行动。而且在后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频繁出兵巡视塞外。 不光是为了搜寻是否又有匈奴残兵集结成较大的队伍企图搞事,也是为了去附近的部落巡视,看他们是否安分。 没有匈奴侵扰的边郡,其中的驻军原本该酌情削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