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第1/2页)

张良实话实说: “儿被韩侯拉着说了半晌的话,这才回来迟了。” 张平比他儿子忠心多了,当即开始追问他们都说了什么。又问儿子韩侯最近过得怎么样,气色如何,有没有受到苛待的迹象。 这些张良都一一答了,他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 但是有些话,是真的不适合跟长辈说。张良年纪轻没有经验,不知道这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张平瞬间抓住了谈话重点: “韩侯关心你是否成家?” 张良生出了不祥的预感: “父亲想说什么?” 张平叹气: “是为父疏忽了,竟忘了你也到了婚姻嫁娶的年纪。韩侯说得不错,你是该娶个妻子了。” 他倒不是和韩侯一样想着压榨孙辈,而是觉得儿子这么大年纪没有娶妻太孤单了一些。而且张平自己也挺想含饴弄孙的,府里就他和儿子两个人住着总觉得过于冷清。 张良:!!! 猛不丁地遭受到了催婚,张良终于后悔起来,早知道就不提这件事了。 前些年韩国还在的时候,张良年纪轻,不着急成婚。后来韩国突然就没了,大家都朝不保夕的,作为阶下囚自然也就没什么嫁娶的心思。 也就是这两年,父子俩重新被起用。 但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贸然娶妻只会害了人家姑娘。万一哪天秦王翻脸要清算他们这些韩国旧臣怎么办,总不好牵连妻子一起被治罪。 张平越想越觉得如今时机已到,是可以考虑一下儿子的终身大事了。 张良见父亲当真开始思考起来,心中警铃大作。 他连忙推脱道: “如今正是灭六国的关键时期,不适合娶妻生子。父亲,秦王是否当真愿意接纳我们这些六国旧臣,还得看天下一统之后!” 其实这话是张良哄骗父亲的,他心知肚明秦王不会在天下一统后卸磨杀驴,除非被处决者自己先起了反秦的小心思。 不过张良知道,他父亲会相信这样的说辞。因为父亲心里还是把自己当韩臣看待,对秦王怀着万分警惕。 果不其然,张平一听这话就动摇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现在成婚确实不太合适。” 张良松了口气。 可又听张平说道: “要不为父先替你寻摸着,看看哪家的女儿合适。等到天下一统后,若是秦王无心清算,便可直接为你下聘。” 张良:…… 固执的张平很难被人说动,任是张良拥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左右不了他亲爹。 张平也不管儿子怎么想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他这个当爹的拿主意,儿子不情愿也没什么用。 张良索性不管了,任由他爹折腾去。他爹愿意,人家女子也不见得肯嫁过来。 同样在遭受亲爹逼婚的还有公子将闾。 将闾已经十七八岁了,是公子中排行第三的,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 不过秦国婚嫁很多时候更看身高而不是年龄,男子六尺五寸、女子六尺二寸方可嫁娶,大约是后世的一米五和一米四。 但秦国公子普遍伙食不错,庶民自然比不了。像将闾这种从小上蹿下跳的多动症,十岁出头时就已经长这么高了。 原本按照洗脑包世界的习惯,将闾可能也得小小年纪就成婚。可是扶苏重生回来之后,秦王政就像忘了自己还有一堆“适婚”儿女一样,对他们的婚姻大事一字不提。 也就前段时间太子加冠,秦王忽然想起来底下的儿子也渐渐长成了。像公子高、公子将闾这几个,隔年也差不多该加冠成人。 既然如此,现在自然该预备起婚事来。毕竟公子大婚还得做准备,不是今天看好姑娘明天就能把人娶回家的。 对于婚事的安排,公子高毫无意见。父亲觉得哪家的女儿好他就娶哪家的,古人不讲究自由恋爱。 而秦王政则十分热衷于同自己的心腹爱臣做亲家,问过一圈之后,最终给他挑了李斯家的女儿。 李斯简直受宠若惊,痛哭流涕。 同僚都恭喜他,觉得李廷尉一定是太激动了,才控制不住当庭落泪。 然而李斯却是真的在哭自己命苦,王上为何想不开让他女儿当二公子的正妻啊?这搞得他里外不是人,万一太子怀疑他站队二公子了怎么办? 李斯飞快找了个机会去向扶苏表忠心。 扶苏不甚在意地“哦”了一声,见李斯依旧忐忑,才大发慈悲地给出了指示: “高弟没有夺位之心,你不必如此。倒是你女儿,可愿嫁入王室?” 扶苏的思维还停留在盛世大秦。 那个时候经历过二十年的移风易俗,女子地位大大提升,早就不是那种婚事不管当事人意愿的时代了。 先秦本就有不少受宠的贵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自己的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