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第1/2页)

一来,他有太子稳固朝局,短时间内不怕出问题。 二来,他想死马当活马医,万一这种修行方式真的有效果,能救儿子呢? 三来,他被太子盯得太紧了,险些被识破。再这样下去迟早露馅,不见太子正好可以协助他隐瞒真相。 四来,他顺着卢生的意思避世,就可以行钓鱼之策。若谁真和卢生勾结,定然会抓住机会叛乱,他便可顺藤摸瓜清理一番了。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卢生确实没和谁勾结。 他甚至都没等过去几年,就因为担心自己炼出的复合药因不曾试药就献给帝王、此举违背秦朝律法,会被捉拿治罪,干脆逃之夭夭了。 始皇帝:…… 感觉防备了个寂寞,卢生竟然真就是个单纯的方士。 始皇帝甚至开始怀疑,卢生提出避世的法子,是为了给自己的复合丹药打掩护。旁人见不到皇帝,自然就不知道皇帝吃的丹药是复合药方炼制的,也不会知道他卢生犯法了。 卢生逃走后,始皇帝因为他诽谤自己捉拿了许多在咸阳城中妖言惑众的其余方士,还有一些则是刻意散播谣言的六国探子。其中大部分都是被抓后互相检举,一并牵连出来的。 他将这些人关押在咸阳牢狱中,而后又在太子的劝说下把人送去边境修长城。 太子说的对,这些人都是男丁,杀了可惜。不如拉去干苦力,还能废物利用。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扶苏和正史上公子扶苏的区别。 《史记》记载历史上这些人被抓后“皆阬之咸阳”,并且广而告之,警告天下人不要学他们。之后“益发谪徙边”,也就是贬职之后发配边疆。 但是正史上的始皇帝遭到了公子扶苏的劝阻,扶苏认为这样的惩罚太重了,会导致人心不稳。希望父亲为了治下安稳,可以减轻一些处罚。 除此之外,扶苏还提到了“远方黔首未集”,说的是边境的庶民还没有彻底归附大秦。 扶苏的意思很有可能是把这么一群妖言惑众的人送去边境,恐怕会反而给他们创造了煽动人心的最佳条件。 同人文中的太子扶苏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更在意父亲的感受。既然父亲为了这些人大动肝火,那他肯定不能劝父亲轻拿轻放。 凭什么轻拿轻放呢? 这些人胆敢污蔑父亲,那就都别想好过! 所以扶苏私底下赞同了父亲将人派去边郡的想法。 担忧他们去边郡煽动民心,那就派人严加看管,不许他们接触庶民。 人心不安定就用别的法子安定,不是说他这个仁厚的长公子被寄予厚望吗?那就利用他的名望来安抚庶民。 最后扶苏和父亲联手做了一场戏。 始皇帝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他先提出了要直接将这些方士都腰斩弃市,太子便站出来劝说父亲以德服人,再给他们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 直接处死太便宜他们,啊不是,太凶残了,会叫庶民不安。不如把他们送去边郡修长城,还能顶替一部分服徭役的庶民,让那些庶民能减少些工作量。 始皇帝于是做出不太高兴的样子,但还是采纳了太子的提议。 消息传出去之后,庶民们知道了太子仁德爱民,只要秦二世上位他们就能有好日子过。于是大家对生活重新燃起了盼头,也不再想着闹事了。 反贼们则看到了帝王与太子“不和”,仿佛有了可乘之机。 后续被这个错误消息坑到沟里就是后话了。 值得一提的是,《说文解字》一书中曾写过:阬,閬也。閬,门高也。 意思就是说“阬”就是“閬”的意思,而“閬”则指的是高高的门,也可以引申为高墙。 所以《史记》中的“阬之咸阳”应该是关在咸阳的高墙里的意思,即关入咸阳的牢狱之中。搭配后面记载的发配边疆,是一个完整的逻辑。 这与汉朝许多恶意抹黑的记录歪曲成的“坑杀”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如果都坑杀了,哪里还能有后面的发配边疆? 坑杀这个说法最初来自西汉初年某部小说类型的作品,经过两汉四百多年的不断借鉴和演变,从一开始的坑杀方士又变成了坑杀儒生。 甚至最初的故事原型,和始皇帝都没什么关系,是其他时代的事情。 好在今生大约是不会再出现大批量处置方士的事情了,也不会再给旁人抹黑始皇的机会。 咸阳的方士们不是因为秦王不信修仙之说干脆都去别处另谋高就了,就是去骊山陵帮忙修建陵墓了。 有太子派的人盯着,哪有方士敢胆大包天地议论君王? 秦王政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没了避世的方法,他要怎么继续瞒天过海。 天天和爱子待在一起,充满了暴露的风险。前世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不想再提,他希望扶苏一直保持如今心无负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