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第1/2页)

之后朝中的小动作就少了起来,一群功臣文武协力,摈弃了之前的旧怨,联合起来下了死手去防备乱党误国。 扶苏这才能安心回去养病,不用再担忧战事出现意外。 等冒顿单于伏诛,立刻收拾了那群乱党。 始皇帝当时看这段的时候光顾着心疼儿子和愤怒反贼嚣张去了,如今回想起来,他就想起儿子妄图以身犯险的事情。 就他那个吹个风就能病倒的小身子骨,他居然说要去御驾亲征??? 始皇帝越想越气: “你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分明有旁的办法解决,非要鱼死网破和人拼命是不是?” 当时扶苏都已经说动韩信了,只要朝中局势不好,他是真的会动身的。根本不像扶苏狡辩的那样,只是威胁一下臣子。 扶苏乖乖听训,靠在父亲身侧嗯嗯嗯地点头,心里却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确实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此事,可都没有这招效率高。大战在即,再慢吞吞解决的话,只会徒增伤亡、延误战机。 所以扶苏选择了最快捷的办法,而且为了保证自己能撑下去,也做了很多准备。 他总不能真为了一场大战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大秦还需要他。 始皇看扶苏这副装乖的样子就知道臭小子又是听了但没有完全听。 积极认错,死不悔改。 太子长得分明是个温柔的面相,偶尔做起事来却比他还激进。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扶苏本性根本不是习惯于温水煮青蛙的那种,他和历代先祖们一样,都是有点暴脾气在身上的。 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蛰伏,有底气了更偏向于和人硬刚。就像他祖父庄襄王,在赵国时谦逊地仰仗吕不韦,回到秦国继位之后三年内指哪儿打哪儿,凶得不行。 太子扶苏之所以仁善,显然不是生性如此。再说了,前世扶苏是恶魂主宰身体,天性中有个鬼的仁善? 儿子是自己养大的,始皇帝太知道扶苏怎么长成这样的了。 是因为大秦需要个仁厚的继任之君。 始皇帝开始正式教导长子政事的时候,已经是在为灭六国做准备了。可以预见他有生之年必然能完成大一统,并且为此让庶民负重前行许多年。 有张有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最基本的道理,秦国也是低调发育起来的,始皇帝不会不懂这一点。 所以始皇在培养儿子的时候,就有刻意将扶苏往仁君上养。 当时他没想过自己可能会做不完自己想做的一切,就提前驾崩了。他自负自己能搞定“暴君”该做的,剩下的就是让“仁君”来安抚庶民,休养生息。 幸好扶苏只是被培养成了仁君,而不是本性仁爱。扶苏自己很清楚,什么时候该仁厚,什么时候该酷烈。 只有一半的恶魂让他从头到尾都很清醒地认知到,他自己不是个善人,他只是在装善人。 倘若他因为父亲多年教导当真把仁善刻进了骨子里,那父亲猝然驾崩后接手大秦的他估计要做出很多错误决断了。 不过那种情况下,父亲应当也不放心立他为太子。 父亲在灭六国之后就感觉到了自己精力消退,身体开始加速衰老。倘若继承人撑不起来的话,父亲怕是要后悔教孩子的时候只教了仁。 好在扶苏没有让父亲失望。 始皇唯独担心爱子身体撑不住,从不怀疑爱子能不能接手他未竟的事业、在做完那些之后再施行怀柔政策。 始皇到底还是心软了,伸手替儿子理了理皱起的衣袖: “让我儿一直为了大秦压抑本性,为父甚是愧疚。” 扶苏没料到父亲又开始自我反省起来。 他顿时后悔方才没有诚心认错了,不知那行为又叫父亲联想到了什么。 可这个话题再掰扯下去又要回到原点,为免当真被赶出家门,扶苏只好说点开心的事情叫父亲换换心情。 他便想起了臣子们明日要返程的事来。 扶苏于是说道: “明日冯相他们就要回咸阳了,这些日子我们在各地购得了不少特产,一直随行携带也不方便。不如叫冯相一并带回去,叫他给我们做一回押运物品的苦力。” 很无聊的俏皮话,但始皇还是给面子地露出了一点笑意。 他也跟着岔开先前的话题: “这次回京,你那些弟妹也有不少要一并回去。你可高兴了?最近总嫌弃他们在附近碍手碍脚。” 扶苏好不容易和父亲单独出来,半路跑来个妹妹刷存在感也就算了,现在可是全家出动,人数直线上升。 扶苏巴不得他们下一秒就启程回京,越早越好。而且最好是所有人都回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几个家伙仗着自己的职位不要紧,非赖着要跟父亲的王驾一起走。 部分弟妹不走都不算坏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