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老面子 (第1/2页)

济南城内,包打听很多。

田东流跟陈宝祥合作的事,不知因谁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城内的大街小巷。

不到三天,有七八拨人上门,跟陈宝祥套磁、拉关系、谈合作。总之,一夜之间,陈宝祥从一个开米饭铺的厨子,真正上升为有头有脸的“陈老板”。

第三天下午,高都司巷的苗大爷来了,身边跟着的是草包包子铺的张老大。

提起高都司巷苗家,那在济南城的地位就太重要了。

县志上说,清道光年间,济南银钱业界在高都司巷设立福德会馆,三和恒、庆泰昌、协聚泰、大德通、大德恒等银号每天都派人来此交流信息、进行交易,俗称“上关”。1906年,德国礼和洋行的韩世礼来济,在高都司巷设立礼和洋行济南分行,这是外商在济设立的第一所洋行。

苗家根深蒂固,家大业大,在高都司巷这些达官贵人中,首屈一指。

家族里共有十二个弟子下南洋、去法国,生意通江达海,富可敌国。

苗大爷登门,对于陈家米饭铺来说,那可是头等大事。

济南城内,值得苗大爷亲自探望的,本来就没有几个。

张老大跟在苗大爷身边,手里拎着两份点心,恭恭敬敬地交给陈宝祥,一份是他的,一份是苗大爷的。

“陈老板,最近生意不错啊?听说,在大观园那边准备盘铺子开饭店?请的是哪里的大厨啊?”

苗大爷坐下,取出烟盒,慢慢地叼上一支,然后向陈宝祥、张老大派烟。

陈宝祥赶紧谢免,张老大也没敢接烟卷,掏出火柴,恭恭敬敬地给苗大爷点烟。

“只是有朋友提这事,八字没一撇呢。”

“呵呵,这是好事啊,咱济南城的饮食圈子一向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对不对啊张老大?”

“是是是,苗大爷说得对。”

“我今天来,是要跟陈老板聊聊合作的事。开饭店这事啊,前店后厨,红案白案、柜台算账、跑堂伙计、店面招牌、人脉关系……千头万绪,不一而足。咱虽然不开店,但苗家子弟分布于五湖四海,我有几个堂弟,把饭店从南洋开到巴黎去了,又从巴黎开到洛杉矶唐人街……能做洋人的生意了,还能做不好中国人的生意?”

陈宝祥恭恭敬敬地听着,这些老面子、老江湖的话字字真言,好好听着,总能受益。

张老大笑嘻嘻地点着头:“是是,苗大爷,您是走南闯北、吃过见过的人,我托您老过来,是想跟陈老板聊聊,包子的事,能不能包在我身上?济南人爱吃包子,北方人都爱吃包子……”

这几句话,把二人的来意都挑明了。

饭店白案占一半生意,尤其在北方,各种面食花样繁多,高级饭店里的点心更是招牌一绝。

草包包子铺也算是济南名吃,之前张、韩二位长官都喜欢吃。

吃包子趁热,张长官的副官骑着战马买包子,包子出锅,立刻包在荷叶里面,快马加鞭送往张府。

天桥书场的人为这事写了两句诗——“一骑快马荷叶香,妻妾成群吃包忙。”

“陈老板,咱济南人就该像张老大一样,快人快语。你在大观园开店,把白案包给张老大,怎么样?”

对方胃口这么大,陈宝祥心里一气,脸色也不大好看了。

张老大托苗大爷出面,胆气很足:“陈老板,你是做米饭把子肉的,对白案不熟,再请白案师傅,就太费劲了。你把白案包给我,我给你抽成,金主那边,你该怎么赚怎么赚,来回两吃,怎么样?”

陈宝祥哼了一声,端起茶壶,给苗大爷倒茶。

既然对方是老江湖,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撕破脸。不然,惹了苗家,那在济南城就没法混下去了。

三个人正聊着,外面有人进来,竟然是毕恭和毕敬。

上一次,毕敬被假扮毕恭的顾兰春当胸刺了一刀,受伤不轻,现在胸口鼓鼓囊囊,里面应该还包着绷带。

两人进来,看看陈宝祥,就在门口的桌边坐下。

陈宝祥提着茶壶走过去,翻开两个茶碗,给他们倒茶。

苗大爷看看这两人,鼻子里哼哼了两声。

“陈老板,谈事情啊?谈完了,我们有事请教。”

毕恭看着陈宝祥,态度比以前缓和了很多。

他们两兄弟久负盛名,在陈宝祥这里出了事,被他看了笑话,现在见面,当然有点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