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准他复役。共是二十名,捐了一千两。共凑了三千五百两银子,差了中军承差分头往那收熟的地方籴了五百石米来。

这杨代巡从九月二十四日起,预先叫乡约地方报了贫民的姓名,登了册籍,方才把四城四厢分为八日,逐日自己亲到那里,逐名覆审,给了吃粥的信票,以十月初一日为始,到次年二月终为止。又有那二百多名贫生,也要入在饥民队里吃粥。按院说:“士民岂可没有分别?”将四门贫士另在儒学设立粥厂,专待那些贫生。四门的粥厂又分男女两处,收拾得甚有条理。

可恨有一个为富不仁的光棍,叫是薛崇礼,家中开了一个杂粮铺,又贩官盐,不止中人之产,叫他老婆同他两个都出来冒领粥票,被乡约举首出来,发县审究,拟了有力杖罪,呈说解院。杨按院免了他罪,责罚了他三石小米,添了赈饥。

这一日一顿稀粥,若说要饱,怎得能够?但一日有这一顿稀粥吃在肚里,便可以不死。又在那各寺庙里收拾了暖房,夜晚安顿那没有家室的穷人。得他这样搭救,方才存剩了十分中两分的孑遗。

那按院他原籍湖广的地方,天气和暖,交了正月,过了二月以后,麦子也将熟了,满地都有野菜,尽就可以度日。他把这北边山东的地方也只当是他那湖广,所以要从三月初一停了煮粥,自己也便于二月初六出巡去了。

那绣江县官想道:“这北边的三月正是那青黄不接的时候。正吃了这五个月粥,忽然止住,野外又无青草,树头尚无新叶,可惜把按院这一段功德泯没了!但库中久不征了,钱粮分文也不能设处,尚有守道存养弃孩剩的十四两银,盐院赈济贫生剩的十三两银,刑厅捐助的二十两银,自己设处了二十两银,共有六十七两。”想道:“这煮了五个月的粥都是按院自己设处,并不靠他乡绅大姓的一料一柴。如今再得一百石米,便可以度这三月。把这个三月过了,坡中也就有了野菜苜蓿,树上有了杨叶榆钱,方可过得。没奈何把这一个月的功课央那乡绅大姓完成了罢。况城中的乡宦富家虽是连年不曾收成,却不曾被水冲去,甚有那大富财主的人家。”砌了一本缘簿,里边使了连四白纸,上面都排列了红签,外边用蓝绢做了壳叶,签上标了“万民饱德”四个楷字。自己做了一篇疏引,说道:

造塔者犹贵于合尖,救溺者务期于登岸。嗟下民造孽�深,惕上天

降割已甚。溯惟绣江之版籍,荐当饥岁之殍亡。按台老大人谓天灾固已

流行,或人力可图挽救,于是百方济度,万苦挪移。不动公帑分文,未

敛私家颗粒。先则计口授糈,后则按人给粥。原定冬三月为始,拟满春

正月为终。复念青黄不接之际,未及新陈交禅之期,殚精竭虑,细括空

搜,拮据又延一月。转计春令虽深,相去麦秋尚远。木叶为羹,未有垂

青之叶;草茎作食,尚无拖绿之茎。使非度此荒春,胡以望臻长夏?第

按台之力,已罄竭而无余;问县帑之存,又釜悬而莫济。于是与按台相

向踌躇,互为辗转,不得不告助于乡先生、各孝廉、诸秀孝、素封大贾、

义士善人者:米豆秫粟之类,取其有者是捐;斗升庾釜之区,量其力而

相济。多则固为大德,少亦借为细流。时止三十日为期,数得一百石为

率。庶前养不止于后弃,救死终得以全生。伏望乡先生、各孝廉、诸秀

孝、素封大贾、义士善人者,念夭乔纤悉之众,仁者且欲其生;矧井闾

桑梓之民,宁忍坐视其死?诚知地方荐饥有日,诸人储蓄无几。捐盆头

之米,亦是推恩;分盂内之疒,宁非续命?则累仁积德,福祥自高施主

之门;而持钵乞哀,功德何有脚夫之力?斯言不爽,请观范丞相之孙谋;

此理非诬,幸质宋尚书之子姓。

县官委了典史持着缘簿,又夹了一个官衔名帖,凡是乡宦举人,叫典史亲自到门;学里富生,烦教官募化;百姓富民,就教典史劝输。

那时城内的乡宦大小有十八位,春元有十一人。典史持了这本缘簿,顺了路,先到那乡宦的门前,一连走了几家,有竟回说不在,关了门不容典史进去的;有回话出,说晓得了;有与典史相见,说合大家商议的。

走了半日,到了数家,那有一个肯拿起笔来登上一两、五钱?又到了一位姚乡宦家,名万涵,己未科进士,原任湖广按察使。请进典史待茶,他说:“赈荒恤患,虽是地方公祖父母的德政,也全要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