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很可能是皇位继承者,再看三皇子对德妃的孝敬之诚厚,即便德妃将来无子,也很可能上位为后。

不管怎样,德妃不能生下皇子,终归是她这看来完美的人生当中唯一的缺憾,也是诚心侍主的那两名宫女心中一直悬着的一丝顾虑。然而当再次亲眼看到皇帝对德妃的细致关怀,这位君王对妻子的长情与专情又让她二人怀疑自己的质疑是否多余了。

放下平常一贯持有的身份与规矩,完完全全的占着丈夫的温柔享受了一会儿后,德妃这才直起身从皇帝胸前移开,但两人的手依旧牵起了一只。

“皇上这会儿又在为什么事开心呢?能不能也告诉臣妾,让我也跟着乐呵乐呵?”望着皇帝始终含着微笑的眼眸,德妃的话语中多了一份小女人的娇态。

“有你陪着就令人舒心啊!”皇帝顺着德妃的心情说了一句俏皮话,接着他才微微敛容,正经的说道:“别苑的杏花又开了,泓儿说,他看见你在为那株杏树浇水。”

德妃微微垂眉,沉默了片刻后才缓缓说道:“算一算,叶姐姐走了快十年了。今天是春启节首日,杏杉道上的花又开了,我却想到叶姐姐的忌日快到了,就去了别苑看看。”说到这里,她抬起眼恋看向皇帝,眸中接着宫灯的光亮,微微现出晶莹之态,“记得别苑里的杏花第一次开放时,皇上说过一句话,为了那句话,臣妾要每年都好好照顾它。”

“朕曾说,那是泓儿折回来的杏枝,在贤妃的无心之举下再生根叶,也是那年起,泓儿的心性逐渐变得开朗了些,所以它的茁壮也许是天意暗示了泓儿的成长。”皇帝慢慢回顾了一下自己说过的话,然后又温言对德妃说道:“不过朕现在忽然有一种改变这说法的念头。”

德妃微笑道:“皇上,君无戏言呐!”

“那好吧,之前说的那句话不变,但朕可以再加一句。”皇帝伸指轻轻刮了刮德妃的鼻尖,接着说道:“那株杏树的成长,也许跟小叶子的命运相连呢!”

“小叶子?”德妃疑惑了一下,旋即恍然道:“叶姐姐的女儿?”

“朕最小的女儿。”皇帝点头强调了一下,他的眼中流露出期盼的神情,沉吟了一下后缓缓说道:“今年她应该长到十岁了,应该比诺诺那丫头长得高一点吧?不少字但或许比歆儿要矮一点儿,也不知道她现在是长得像她的母妃,还是比较像朕一点儿。”说到这里,他忽然微微一摇头,“不行,还是愿她长得像她母妃才好,像我可就有点丑了。”…

谈及从未见过的女儿,皇帝脸上的慈父之态逐渐浓重。

可这却是在无形之中,碰到了德妃的心痛之处。无论是在谈谁的孩子,都会让她不自觉的想起自己多年为孕的事实。

德妃再度垂眉,整理了一下情绪,这才抬眼微笑着对皇帝说道:“她还好么?若是方便,皇上不妨去见一见,总比在这儿猜得好。女孩子家,如要比较,可不是高矮胖瘦这点区别。”

皇帝闻言随口就道:“下午本来是要见着了的,可是在等她的中途,听羽林卫来报说歆儿落水的事,就急急忙忙的先走了。”

德妃迟疑了一下后说道:“臣妾冒昧的说一句,皇上此举失了分寸。既然卫士是说公主落水,那么肯定是已经得救了,在当时,另外一边是第一次见面的小女儿,孰轻孰重,皇上怎能不辨别出来?也不知道那孩子若是知道了此事,会不会心里难受。”

“朕当时只是想着最危险的歆儿,确实有些不太冷静。”皇帝并不因德妃略带责怪的直言而心生恼意,并且还直言了自己的不对之处。话语一顿,他轻轻叹了口气后又说道:“不过,即便当时见了面,她也不会知道朕的身份,所以应该也不会因为朕的缺席而难过吧!”

“原来如此……”德妃沉吟了一下后问道:“安排这样的方式见面,莫不是林先生回京了?”

皇帝点了点头,握着德妃的手紧了紧,“说起来朕正为这事头疼不已,安远说那小县城已不安全,并且小叶子的治疗已经快结束了,所以他把她带到京都,是要正式交给朕照顾……可现在的京都虽然安定了很多,但当年的计划到如今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接她回宫明正身份已不像十年前所设想的那么简单了。”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207)、你不能只做朕的牢骚袋子

(12点)

虽然皇帝的言辞表述得很模糊,可德妃知道他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