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 (第1/4页)

然而因为禁令的缘故,此时三人携带的镰刀都只能安稳放在背后的篾篓里,像这种开了刃的铁器。轻易还不好显露出来。

京都内城格局三年间变化仍然不大,大致还是北城富有,多居住名门大户、官家贵族。南城偏贫,则主要是因为那常年水源丰富却不改幽碧颜色的未名湖,还有湖边巨大的垃圾山困扰。

到了现在,京都居民大致都有了一个共识,要彻底改变南城的局面,或许未名湖和垃圾山这两大怪物,至少要去掉或改造其中之一。…

行至半路时,莫叶忽然吓了阮洛一句,提及他请假的原因,本来是为了养病,这会儿却要出去登山,万一碰上金老板可就不好了。没想到阮洛还真被她吓住了,提出要走偏路,于是三人不自觉间竟绕到那水色诡异的未名湖边。

望着那广阔的水面上连朵飘萍都不存在,水色仿佛是从染缸里倒出来的,莫叶不禁微微皱眉。这地方她不是没来过,可即便如此,她每来一次,这种奇怪的水色映入她眼中,还是会惹得她心悸。

不远处有寺院钟声传来,听到那沉厚而悠远的声音在天空荡开,莫叶心绪为之微平,然而等她向着钟声来处看去,却看不到掩于一片翠竹林深处的那所规模不太大的寺庙,而只是看见了大湖一侧堆满各种垃圾的“小山”。

似乎极为污浊的湖水,配上这样一座聚集各种垃圾的小山,这也算一种另类的湖光山色了。

莫叶脸上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片刻后忽然喃喃道:“这么大面积的湖泊,如果湖水清澈,再种下莲藕,夏天到了一定非常漂亮,入秋时丰产莲藕,也可创造一笔不小的财富。”

她刚才望着湖水皱眉的样子正好被阮洛看见,此时听她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也由这大湖略微思考片刻,然后附声说道:“早年王哲也跟我说起过这片湖,言及湖水的奇怪颜色,他的看法是,问题在湖沙特质,一时难以改善。虽然莲荷植于水中,拥有清洁水质的效果,但若植莲荷于这样的湖沙中,恐怕要全部烂在水底,适得其反。”

这实在是一个有些打击人的结论。

莫叶闻言叹了口气,又道:“原来国朝已经有人这么试过了。”

叶诺诺听了阮洛的话,觉得他似乎对眼前这被民众称之为京城怪物的大湖了解颇多,不禁也出声问道:“如果派军队来完成这工程,把湖水全部取干,再把湖底的沙刮一遍,应该就可以改善了吧?这处湖如果一直是这个样子,南城恐怕总难富起来,那这大好地方在以后怕要成为京都败笔。”

莫叶讶然道:“还可以这么做?”

“有问题么?”叶诺诺反问了一句,然后徐徐又道:“北城郊野的白芦泊差点都被抄底,那还是农民为了给田地增肥,跑去那儿挖淤泥,用畚箕一点一点挖的。可想而知,如果动用军队的力量,几万人一起上,还怕整不了这片湖。”

“这事可以想一想,但恐怕难得做成。”对于叶诺诺的设想,阮洛很快摇头表示否定,“如无大事,京都守备军不能进内城来,你忘了?”

(584)、湖论

守卫京都的军队是有兵士数量限制的,虽然整个京都守备军共计五万人左右,但常驻内城的只有一万左右。 其余四万兵士驻扎在外城十里处的营地,作为城郊戒备,以及随时听任内城军令调遣,并且内城一万人与外城储备军四万人是会定期相互挪移的。

这些兵员布置,是连京都平民都知道的事。

除了驻守城楼那一万兵士,京都府还有三千左右的步卒,属于皇帝亲兵的御林军精锐大约有五千,羽林卫、也就是常伴皇族亲贵身边的大内高手约摸有一百多人,外加上京中百余京官家里养的护院武卫,若逢战时,帝京内部可以最快速度调动两万多兵卒参战。

但这是战时的事,和平时期,这些不管是带有正式军籍或者储备军籍的武力人员都必须各司其职,分散铺开,维护内城每天的秩序治安事务,倒还真拿不出什么闲余人力。

对于守备军的这种人数安排格局,在礼正书院混了五年的莫叶自然明白其中玄机,这种事大家大多都能明白,却又不能高声阔论说得太细。

叶诺诺对这类事自然早就听熟了,只是刚才一时间疏忽了,得阮洛提醒了一句,立即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

莫叶沉思片刻后则又感叹了一声:“诺诺有一句话说得没错,这两个怪物若不得到治理,南城恐怕很难富有起来。”

“以后或许能有机会整治好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