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 (第1/4页)

“这……”阮洛当然看过王炽话里提到的那份父亲留下的遗物,其实他表面上虽然几乎从不提这样东西。但他比谁都重视。也是因此,他才会比除了王炽之外的任何人更清楚,当那样东西上的每一寸构划付诸实际。会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国土工程。

如果十几年前父亲不是在行军途中遭遇地方瘟疫,最后不治身亡。他的这一庞大构划,足矣让他与王炽合作并进个一二十年,恐怕都还难得完全达成愿中之景。

自从在小梁国学成归来后,在将近十年的漫长岁月里,阮洛其实不止一次地全盘计算过实现父亲遗愿的金钱消耗,不得不说,只要是牵扯上征战的事情。都是极为消耗钱财的事情。

这一点,王炽当然也知道。

或许,这就是他始终大防于燕家的原因所在。

燕家虽然成长于梁国,家族总部也设在梁国京城。但梁国距北雁的距离,比起距南昭京都的距离,实在太紧密。它朝风向一变,在极端局势下,燕家被北雁纳了。也是说不准的事。

几年前阮洛还只是孩童时,在去梁国求学的路上,曾于半路上逢着燕家商队,奇缘巧合,被燕家帮助接济着一直到了梁国最高学府。那时候的燕家接纳他为可造之材的诚意与热情都处于最盛阶段。他也得以借用某种机会,核算了燕家全年收入的总和,可靠几率约有八成。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阮洛心里便有了一种设想,与王炽对待燕家的实际态度很是接近,所以他那时候才会选择不告而别。

人心肉做,毕竟那时候燕家对他是真的很好,一想到今后自己可能会倒过头来,用燕家帮助自己所学的技巧来算计燕家,他便愧疚而不敢再多受恩惠——另外,也的确是他学得差不多了的结果。…

而在后来阮洛回到南昭的日子里,他也曾想过,曾经燕家对自己的好,是不是存在故意成分?燕家大当家久经商场,怎么还能有那种在利益交往上堪称痴儿的侠义心肠?而且还是对一个境外之人如此热诚,几乎包办了他那几年在梁国求学几年间的一切生活所需。

于是他委托好友王哲做了调查。王哲一得知此事,心下便疑窦丛生,得了授意后,立即联系上了一直外驻于北雁境内的四组成员。

四组外驻分组本来是用于渗透北雁军部的谍报组织,自王炽离开北疆戍地,逆袭京都之后,这一组织便分出去一小部分旁观着梁**部。阮洛起意请王哲帮忙查燕家的事情时,进入梁国的四组成员才刚刚站稳脚,不过,对于这帮子谍报老江湖,探听点燕家族内的家长里短、以及一些老久秘辛,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最后打探出的结果,其实是不具有多少悬念的,燕家曾有的善意,实际上基本符合商人本色。

燕家大当家人对当年还只是一个孩子的阮洛的种种帮扶,当然是有所图的。他们图的,就是他们所知道的阮洛的身份,因为他的父亲是阮承纲,因为阮承纲的遗嘱让南昭当权主宰者十分重视,继而很重视阮洛这个阮承纲唯一的后人。

除此之外,燕家的当权者还坚定地认为,对一个孩子的好,要么会很快被遗忘,要么就会被铭记一生。因而为了让阮洛不至于那么快忘记燕家对他的帮助,燕家大当家连自己的儿子都用上了。在身处异国他乡的那几个年头里,燕家三子燕钰与阮洛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学府里的好同学,学堂外的好朋友,差点就要结拜了。

四组外驻分组的谍报成员拿回的这些消息,着实令阮洛在吃了一惊的同时,又有些微觉得寒心。

但不论燕家准备如何利用自己,此事毕竟未成,而阮洛的心还没能硬到某种程度,所以在得知了这包藏祸心的消息后,阮洛对燕家的态度虽然冷漠了些,但还没到想立即看着他们灰飞烟灭那种冷酷程度。

按照南昭目前的年税收总和、以及一些国朝自营产业的收入,综合起来算一算,要圆满支付父亲遗愿里架构的世界所需要的财务消耗,大约还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如果燕家愿意在白银上进行支援,或许能缩短个两三年进程,但这显然是很飘渺的设想。即便这世上真有如此心怀的商人,也绝对算不上燕家的份儿。

而要得到这位大富豪的支持,似乎就只存在一种方式,也是最叫一位帝王心动的方式。

只是这么做,未免太失人道。至少在阮洛看来,此种方法杀伐气太重。可是若真到了大战起时,对于一位君王、一位像王炽这样出身将门的帝王来说,万人都杀得,何况燕家千余族人?

灭千人全族得以抄家充国库的事,就在十多年前,前朝君王才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