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 (第1/4页)

庞挚�几�夤媚锢��凇�

虽然唱歌姑娘会的不多,但却是个明白人。听完王炽的话,她连忙挽裙略倾了倾身,感激地道:“这位老爷能如此体谅,真是大善人。”

这“大善人”三字刚由她说出口,王炽的眉角忽然轻挑,波澜微起,快得不着痕迹。

“但你的京都口音拿得很好。似乎丝毫没有带一点川西习惯。”对于唱歌姑娘的感激,王炽没有表示什么,只是突然又说了这一句话。乍然一听,就仿佛是他补上了刚才还没说完的半句话似的。

望着姑娘脸上有微讶表情一闪即没,王炽接着又道:“也是因此,我才会一开始挑上京都的名曲,并不是有意难为姑娘,而是我以为你既然能如此熟用京都口音,即便不是这里的人,也会对这里很熟悉才对。”

王炽的这个问题。在周围聚拢过来凑热闹的食客眼中看来,并没有多大意思,但与王炽一起来的另外五个人却都在此刻心起疑团。

阮洛对川西口音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岁以前随父亲居于西北大营的那段日子里,经过这么多年异地来往,已经记得很淡了。然而他相信,王炽此刻会这么说,一定是对某件事有确信把握。…

那些年。王炽还是戍边将军,在北疆吃沙子的时候,军营里可是有不少川西人的。那些大多出身农民的汉子,在川西闹匪患待不下去了。就跑到离川西最近、但军饷高过当时川州军大营的北疆王家军大营,大都成了王家军的中坚军力。

在王家军逆袭京都以前的几年里,王炽对这些穷苦出身兵卒的照顾和训练都是很紧密的,所以即便后来这十多年,他再没去过川西那地方,断然也没这么容易就把那些人那些事忘得干净。

记得是一码事,但这些记忆终究陈年久远,此刻王炽会突然拿出此事隐有盘问意味的与那才第一次见面的川西歌女谈起,便极有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或目的。

阮洛看了两眼站在王炽身旁的那两名大内侍卫,看见他们脸上的表情,更加确定这一点,只是他同时又无法捋清此疑问的详尽处。

那两个侍卫则是对视了一眼,在心中暗道:只是一个小姑娘罢了,不会这么巧吧?若说有可疑,疑点较重的倒是那抚琴老者。但他似乎只在刚进门来时“露”了一脚,自进来后,便再未移动半步,说半句话,连视线都低低敛着,叫人观察不得,一时也没机会细作观察。

两个侍卫的精神会跟着王炽的一问而变得敏感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前几天狼牙围城内的杀气冲天。那群杀手里,居然有能窜到内廷去的,并且还伤到了帝王家人,这让陛下非常恼怒 。所以陛下这几天一直没有松懈地派人在京中清查,他并不相信那些夺命贼子真的全在黑色围城内死光了。不是他不自信,而是他过于担心自家里人的安全。

陛下尚且如此重视,身为他身边的武卫,他百中挑一所信任的侍从,他俩更加怠慢不得。

这两个宫中高手有守卫好陛下安全的自信,何况陛下自己也是有一身硬本事的强者,只是他们很快也不难发现,陛下这次打定主意在那一对卖唱者身上,恐怕不是简单的想以武试武、以武克武,似乎是存在着什么需要细细问出的线索,叫人必须耐得下心来。

“好人老爷莫恼,请听小女子解释。”在瞬息间的慌乱过后,唱歌姑娘温和而又镇定的情态表露,缓缓说道:“小女子虽籍贯川西,但很早就离开了家乡,否则那里根本不会有我们这样年老体弱之人的活路。离开家乡的日子,我们一路上都靠抚琴卖唱为声,实际师从无门,是学到哪里唱到哪里。蟒山、忠冢岭、邺都,还有一些地方的本地话我们祖孙都会说一些,因为这样,即便我们是外乡来人,也可以凭此少受些歧待。但我们会京都话还是多一些的,因为……因为在这里能挣得比别处多几倍……”

话到最后,唱歌姑娘似乎是因为说到自己内心觉得羞于细谈的某处,原本清脆的嗓音渐渐低压干哑,最后几个字似乎没有吐露清楚。

然而王炽听清了,因为这姑娘说到最后那几个字,竟自自然然由京都口音转变成了川西口音。京都人大多不懂川西口话,但王炽听得熟悉,那姑娘口音变化这么快,给他听来,竟也是丝毫没有违扭的怪异感。

王炽内心有一丝缕地相信了这唱歌姑娘的解释。

毕竟……他本就对那片土地上的人心存怜悯和歉疚,除了因为那儿是他王家军里不少老卒的亲祖含恨埋骨之地,还因为他一直坚定的认为,那里本也该是南昭领地,现在却因为一些条件的不成熟,还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阙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