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部分 (第1/4页)

有轻微的类似卷屈铁片弹开发出的金属“格格”声隔着柜壁传来,在衣柜靠墙那面的木板“簌!”一声从中间断开,收入两端不知何处,露出中间一大片空洞时,小星又快语说道:“密道之门打开后,大约会停顿三息时间,便会自动合上!”

说罢,她第一个朝密道空洞踏步进去,王泓紧随其后,而当黎氏的脚后跟刚刚迈过密道口那段矮坎时,这两面由衣柜木板作为表面掩饰的密道之门就又“簌!”一声关合了。

站在两面砖墙的密道中间,王泓也已感受到之前小星说过的,那丝活动在密道里的微风。望着小星手里的烛火有些微颤抖,王泓便说道:“看来这密道里的空气是活动着的,不存在滞塞之说。”

小星对此没有多作辩解,只简略说了一句:“毕竟是第一次进到这种地方,小心一些总是好的。”

王泓对此只是淡然一笑,他知道如果小星要对一件事认真起来,也是四头牛都扳不转的。话声稍顿之后,王泓就偏头朝后面的黎氏看了一眼,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条密道真是建在两重墙壁的中间,现在看来,它应该是纵深修筑,可为何我经常去这面墙隔壁的棋舍,却从未察觉那间屋子宅了许多呢?”

“也许是棋舍的器物摆放,对身处其中的人在视角上有一些误导。”黎氏努力思索着曾经林杉在与她闲谈时,偶尔说到的关于这类事情的奇异念头,她忽然抬起一只手挡在眼前,将五指分开,然后接着说道:“视线有死角,譬如贫妇可以从指缝里完整看到殿下的脸,但以殿下所站的角度,却无法通过指缝看清贫妇的脸。”

……

(852)、帮手

听完莫叶的一番诉说,纵使邢风性情敦厚沉稳,此时也已按捺不住“腾”一下站起身,双拳紧握,扬眉说道:“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莫叶无法回答他的这个问题。作为当事人,她自个儿都还没弄明白,为什么从去往京都开始,身边就风波不断。可与此同时,她又痛苦的认定,这些事端皆因她而起。她给关心着她的人带去了太多的麻烦,并且与她越是走得近的人,受到的连累越大。

想到这里,垂眸没有什么焦距地看着膝头的莫叶,渐渐将头压得更低了。

如果没有师父的强大身影在前带领着,教她坚强;如果没有在后来遇到阮洛,他几近无条件给予她那么大的生活空间;如果没有小乙这个特别的朋友,时常陪她走街串巷、上酒楼下馆子,在她身边说些奇怪但叫人心头一明的话……

如果没有陆续遇到这些各不一样、但又不断影响着她思考方向与心境的人,她不知道自己会把日子过成个什么样子。

此时恍然回顾,她才发现,在京都她其实一直都不孤单,并且环绕在她身边的人,哪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能名震一时的人物。只是那三年她心里想着自己的地方始终过重了,因而忽略了身边太多的人事。

就连离她的身世最接近的那两次机会,她都忽略了。

莫叶再一次想起偶遇的那个中年男人。先忆起的是他的声音,因为她第一次遇见他时,并未能看清他的脸,故而对他的嗓音印象深刻;继而她才忆起他的脸,那是第二次遇见他,在宋宅……最后,那声音与那张脸重合在一起,反而一齐模糊起来,不知怎的。就化作一个明黄身影。

那个明黄身影站在高高的海礁上,站在三牲五谷祭天神龛前,带领着百余臣工,面向东海虔诚祷告。礁岩下。海岸线十余艘商船一字排开,鹤帆迎风抖擞,桨轮缓缓启动的沉闷声音传来……

他就是他;

那个中年男人,即是当今皇帝;

在牌桌上浓眉微挑一边,平静而隐含得意意味甩出四个二的那个中年男人,就是……

只是可惜了,那个时候的她心里始终没有看得像现在这么通透,就连那个中年人在临走时对她说那句“我有个女儿,与你年龄相仿。”,她当时听了。也只是短暂的心起一丝异样情绪,便再未多想。

回想自己在京都过的三年,除了仍在刻苦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向由文改为武,至于其它方面。却无一丝长进,仍旧过得浑浑噩噩。

虽然莫叶终于愿意松口,向一别三年的老友诉说了自己过往三年的生活,然而在许多细节上,她其实都作了省略。皇家的事她一字未提,自己练武的事、阮洛的事、东风楼的事等等,都只是几句带过。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连她自己都未捋清,亦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

她诉说的重点,还是在林家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