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部分 (第1/4页)

人,即便不说慈恩广施,这般杀戮已是大忌。

但看着溪心即将转身离开,心情有些复杂,正有些走神的侍卫长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开口道:“大师不与陛下作别么?”

此言一出,顿成一个提醒,分散站于周野的羽林卫齐齐又将目光集于溪心一身。即便他是一个遁入空门的僧人,他的武道造诣强得可怕,但有些基本的规矩,要守也还得守,何况他现在脚下踩的这寸土还是皇帝家门口。

而且如果他对今晚的事因为太过血腥而心生不悦,当着皇帝的面也可以自己去说。今夜参与这场血洗活动的其他羽林军部属也很想知道,到底是陛下口谕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还是这素衣僧本就与陛下商议过的事出现分歧。

这僧人看起来似乎颇有些来头,羽林军全体上下今夜见识了他的武道实力之强,也都心生佩服敬仰。然而作为皇宫亲卫,这支人数额定但个个都区别于普通兵卒身份的武卫也都有一些来自皇宫的傲气。

只是与眼前众人对视一眼,溪心已大致知道场间气氛微变的原因。

他曾经被软禁于北雁王府。冷眼旁观多少发生在王府的争权密谋,怎会对皇家规矩陌生?

可如果不是他本性里就不喜欢玩弄这一套,在北雁王府也看厌了这一套。又怎会千方百计必须跑,千里迢迢跑回南昭却匿身小庙做和尚。而不是回门派?

面色平静地微微一笑,溪心没有多做解释,也没有说什么礼敬之词,只是简洁说了四个字:“陛下知道。”…

今夜的事,本就是陛下一手策划的。

所以我什么时候可以走,他当然也是知道的。

素衣僧溪心端正平和的脸孔上表现出的温和笑意并非他此时真正心情的写照,可即便是为了隐藏身份行迹才做了十多年僧人,那也是青灯古佛相伴的十多年。总是会对心性习惯造成一定影响,使得他惯以平和情绪示人。

不过,无论是年少时在大荒山草庐跟着师父学艺,陪伴照顾着两位师弟,还是弱冠年被师叔掳去北国王府,过了好几年软禁生活,在剃度为僧之前,他似乎本就是性情温和的人。即便是在北国王府过的那最憋屈的几年,也没有促成他暴躁的脾气。

但在今夜,他突然很想暴怒一回。

被人设计的滋味。他异常厌憎。

然而当他看了一眼身边或远或近站立的那些守卫皇宫安全的健壮汉子们,他才忽然意识到,自己活了这么些年。似乎丢失了一种情绪。他禁不住想到,如果此时师门中、也是他此生最亲近信任的那两位师弟在身边,他或许能找回那些情绪,但此刻他只能面对的是一群如此陌生的面孔,竟莫名的让他的愤怒找不着宣泄的出路。

今夜的事是皇帝陛下策划的,这些羽林军卒只是执行君令,并且他们对命令的执行都做得非常好,应该得到褒奖。然而与此同时,素衣僧溪心也清晰地认识到。皇帝设了一个局,自己已然迈入。

但他不想如此。

所以他准备离开。必须尽早离开。

他的师叔为北国效力,他的一位师弟、很可能也是下任离子继承者。虽然暂时还未获得官阶爵位,但已然做出很多为南昭这个建基不久的帝国效力之事,然而不论是北国南国,这两个朝局大阵他不想入任何一个。

……

……

破晓的一缕光亮,如天神执利剑,撕裂黎明前笼罩天地的那一股浓墨夜景。光明驱散黑暗,有时看起来步步维艰,有时那种破与驱的力量又显得那般迅捷不可挡。

云破日出,东海极边,初升朝阳的光线坚定笔直地踏海浪而来,最先照亮了帝京偏东那座屠戮了半个晚上的壁堡,然后以慢不足一分的速度,自东往西,照亮了整个帝京丰富多姿的轮廓,与过往千百年无异。

狼牙围城内侧街道与石台上,不论昨夜那场战斗拼杀者双方秉持什么意志,都已被胜败二字摊平,虽然在这过程里出现了几个小意外、小插曲,但不影响结局里南昭皇庭一如往年那几次参与此事的结局一般稳操胜券。

胜局既定,事启之前的一应计划当然不受影响的一次操作起来,今晨打扫皇宫的工作已经是南昭立国以来第五次临时交给羽林军卒,依然是分两个步骤进行。

羽林军武卫是不如宫里那些宫女内侍们擅长以及喜欢做擦桌扫地的工作,只不过今晨的清扫工作擦的是地上的血污,清理的是一群不知来自何家何国的杀手的尸体,这样的工作宫女内侍们做不来,硬要给他们做,恐怕也会惹来无尽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