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部分 (第1/4页)

那女人,绵里藏针的话语让她当着面一点恼意都不敢显露在脸上,然而事后再想这事儿,却是越想越觉得焦躁愤怒。

身为郑家独女,万家女主人,屈膝求人,今天是第一次。但这一次的屈膝,却让她觉得犹如折了腰。

阿榆是郑氏嫁入万家时,从娘家带过来的丫环。从闺阁中的姑娘到嫁到万家,小榆拢共服侍了郑氏十多年,她熬成了老姑娘都还不愿意嫁人,这对主仆之间的依赖感与信任,已不亚于异姓姐妹,私下里的交谈内容,更是少了很多层别礼数。

阿榆见郑氏脸色有异,似乎不太高兴,想起郑氏匆忙入宫的原因,她便低声问道:“小姐,可是事有不顺?”

郑氏虽然嫁人多年,阿榆还是习惯像在郑家陪她于闺中时那样,称她为小姐。不过,这种在夫家看来显得有些拗口的称呼,的确能让郑氏的心绪开朗一些,并且也是时刻提醒着她,阿榆是从娘家带出来的婢女,跟夫家那群丫头总是有些不一样的。

“怎么会不顺。”郑氏没什么耐心的说道:“那东西可是她朝我要了几次的,我一舀出来,她就只有立即收下的份儿。”

阿榆松了口气,又不解道:“为何小姐看起来还像是很烦忧的样子呢?”

“德妃……这个人,未必是那种收了好处就会帮你做事的人。”郑氏浅浅的叹了口气。说道:“倘若结果真的这么坏,我也没有办法了,谁叫她的身份摆在那儿,之前我却多次拒绝她呢!”

郑氏的话语中有悲观的情绪,阿榆听出来后立即辩道:“即便她现在已经做了皇后,那种东西也不是她说要,我们就能给的呀!她这是明摆着要小姐为难。即便您给了她想要的东西。不用得罪她,也不见得就比得罪她的结果好。”

“这一点我怎会不知道。”郑氏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慢慢说道:“可是事到如今。只有这一条路还存着些希望了。老爷若完了,我们郑家也会跟着门庭衰蔽,谁让我只是一个女人。”

阿榆闻言沉默下来。过了片刻后,她才再开口问道:“小姐。其实阿榆一直想问您,为何你会觉得老爷这一次一定就会落狱呢?结果尚未出来。您就赶到宫中来求那个女人,是不是低估了老爷,反而让那个女人占了便宜。”

郑氏忽然站住了脚步,她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才用轻微的声音对阿榆说道:“因为到了现在,我近乎能够确定,这一次老爷是被别人下套了。而织网的可是皇帝和他的那位三弟啊!或许当初老爷根本就不该升任吏部尚书,这是钩上的饵。由此可见那个老爷时常夸奖的吏部侍郎高昱是个多么精明的人。他是前朝进士三甲,却心甘情愿的一直做老爷的副手,什么好处、功绩都披挂在老爷的身上,实际上却是让挂住老爷的这条钩儿越扣越紧……”

话说到这里,郑氏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她心中的郁火又重了一层。当她发现自家相公被里外两拨人编的绳套绑得不能动弹时,即便她能分出绳套的脉络,却是无力去解开绳子的结索。…

不得不暂时中断心中纷乱的想法,必须把所有的精神力集中放在唯一的出路上。郑氏紧紧的抿了一下嘴。把后面的半截话吞回肚中,然后转言对阿榆说道:“若我不提前进宫来,等老爷那边的结果出来,我的行动就不能像现在这么可以避嫌了。这是最坏的打算,然而我却不得不早做打算。倘若老爷真的没事,那便最好,算我多跑一趟路,也不会损失什么。”

阿榆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可是一边的问题抚平了,另一个她一直担心的问题就又冒了出来。

“可是那线可怎么办?送出去了就舀不回来了,我看那个女人是不会安什么好心的。”阿榆说话时,眼中的担忧神情表露无余。

“那线,自然是假的。”郑氏说起这个,冷不丁的哼了一声,“从她第一次向我要那东西时,我就在打算。特地伪造了一份,以备不时之需。刚才给她的金线,其颜色质地与真线几乎一致,然而只待三个月过去,真假自然可见。即便以后真有麻烦要顺着那根线缠上我万家,不能成为定罪证据的东西。倒也无碍于事。”

“小姐高明。”阿榆心底松了口气,同时也诚意的称赞了一句。

郑氏的脸上依旧没什么喜悦的情绪,毕竟这点小手段于大局的作用不大。如果此刻回去,得到的消息是老爷获罪,那么她做再多为今后打算的预备事宜,似乎也是没什么意义的了。

“最好是老爷无事。”沉沉叹了口气,郑氏黯然道:“倘若事情真被我不幸料重,只希望德妃看在我经常来宫中与她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