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部分 (第1/4页)

仍决定这么做。”

“即便不是为了报答小姐的恩情,我也只当是保护我的义女,你不认同,我也不在乎了。”

妇人在长满青青茅草的坟垛前跪坐了许久,说了很多话。如果坟垛可以回应她,也许就是那些草在迎风摇摆时发出的沙沙声吧?

太阳刚刚破开云层的时候,坟场的风稍微大了些。各处响动的这种摆草的声音,将妇人低声说话的声音盖去了一大半,使她看起来愈发像是一个丧失至亲的新寡,痴然在坟前说着只有她自己才听得懂的话。

这样的坟前痴话。持续了约摸半个时辰,那妇人终于愿意站起身。可能是跪得太久了,她拎着空篮子走开时,脚步有些瘸拐,背影看着有些恍惚失神。

在她走向的地方,停有一架朴素的轿子,但看那两名轿夫和一名侍卫模样的人,目光所指的方向,则表明正是要来接她。

……

接暗器的功夫,在一年前。伍书就开始向莫叶教授了。

莫叶运练《乾照经》已快有三年时间,切身了解了武学的人,也会自然心生一种感知,只调理运用吐纳之道。而丝毫不掌握外在招式武器的实际操练,总会让人有一种悬而不定、无形无相的漂浮感。唯独将内里气运行道与外在动作招式的变化合并统一,才能让这种漂浮感得到踏实落定。

然而伍书始终不愿教莫叶武器招式一类的功夫。

于是莫叶只能自己去尝试,去搜集外练功法。京都武馆那么多,她也不是没发扬她从小就玩熟了的番强绝技,虽然目前她只是掌握了那本经义功法的基础。但有此傍身,已足够助她翻越普通大院围墙而手脚落处轻如猫鼠了。

可她尝试练习的结果,只是使她更清晰的感觉以及认同了伍书地警告,她搜集来的外练功法,与她内修的经义《乾照经》总是不合节奏。这便有如当她按照某种剑法的招式,想要展臂一剑刺出时,自己内修的吐纳功法,却还只是在调动全身经络中的气运在缓缓做圆周运动。

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助她内外劲力合一,偏离错开的功法,还让她有时候行为动作如残疾麻痹了一般,错漏频出。

很快,莫叶便自行放弃了这种尝试。

每天将一种功法吐纳运转两周天的安静练功日子,一天也未间断。

莫叶初时也会怀疑,偶尔也心绪烦躁的想弃练,但她一想到自己始终查不清楚丝毫根迹的身世,还有可能潜藏未出的自己祖辈的仇敌,另外还有师父的事,不论她会不会因此去报仇,至少一定是要查清楚的!

漂泊无依的不安定感,还有封藏在心底,从未淡忘的一丝恨意,让莫叶不可犹豫、必须选择,并坚定的按照自己选的路走下去。

她的选择,曾在她请求与师父同来京都的那一晚,就对师父说明白过,后来她也对伍书说过,但无论她对几个人说过,又说过了几次,都不如她亲自实施这些,给自己带去的感受清晰深刻。

这样坚定、稳定的一步一步走出,一天一天过去,她的心绪反而愈趋平静。是她心中追求的理想,让她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但相反的,又是这样的生活,在这三年里,对她的性格形成了一道很平、很锋利的磨刻。

这样的日子直至一年前,伍书忽然主动找到莫叶,虽然还是不同意教她外练功法,但他的决定已经算是做了很大改变了。

在原内练功法的基础之上,他要再教莫叶接暗器之诀窍。

但他又仅仅只是教她接。

伍书仍不肯教莫叶丝毫攻击性的招式,连投掷暗器的诀窍,也在他教莫叶接暗器的时候,全部忽略,一丝未透露出来。

那时,是莫叶天天过着沉默练功生活的第二年,她的心性已然比初时沉稳许多。不再肆意试图去改变伍书的决定,选择先服从。

因为这是伍书唯一肯给她增加的一项功法,所以她钻研得很用心,练得也很刻苦。除了隔几天伍书会来找她对练。她自己还琢磨出了“落叶练法”和“雀群练法”,也就是在群落的叶子里,或者群起的麻雀中,只捉准一个目标。

……

在这一年的练习过程里,莫叶得到了两类人的爱憎。

有游吟诗人。时常能看见一抹倩影在落叶中“起舞”,灵感涌现作诗篇。然而等他们想要靠近看个仔细时,总是与那舞叶佳人失之一臂。

后来这些诗人也渐渐想通了一个道理,或许近看不如远观,或许妙人儿得来反而失韵味。他们在远处看着,可以一直持有这种飘渺灵动的感觉,那妙人儿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