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处理莲藕 (第1/2页)

她没有试验过这个方法,只有在保存姜和大蒜的时候用过类似的方式。 这屋子的原主人之前的那个小地窖,两人现在用不上它来存储什么东西,就在里面填上些泥土之后,将大蒜和姜放在里面,也不说用多厚的土盖着,就是放在上面而已。 盖上盖子不透光,里面的生姜和大蒜可以保存好长一段时间,比放在冰箱里要久得多冰箱里储存生姜,没过多久生姜就蔫吧了,小地窖的也会蔫,可保存时长能多出好几倍。 蔫吧了的生姜就会被两人晒成干姜,收进袋子里做药材,不仅干了的姜做药和生姜药用的功效有些不同,同样是干了的姜,分成晒干和炙干也有不同,赵叶青记不住,一般都是穆奚来区分。 她只用来熬姜汤,倒是三种类型的姜都可以用。 生姜叶子腌成的下饭菜早就被吃空了两瓶,只剩下最后一瓶放在冰箱里,空出来的两个玻璃罐子重新消毒一遍,后续可以用来装藕粉。 做藕粉两人打算用一百五十斤,估摸能做出十斤来,吃不完,可也总比浪费了莲藕要好,怎么说这藕粉也更好储存一些,实在不行,藕粉也能用来做甜点。 赵叶青将挖回来的淤泥都放在后院,倒进原本用砖砌的那个小蓄水池里,等到淤泥沉下去之后,再将莲藕扔进去埋着。 用淤泥来储存应该是可行的,原本她也想过何必把泥土挖过来倒进池子里,到时候还得清理,直接埋回莲塘里不是更方便? 可转念一想,那水池不干净,要是不用清水池来养着,怕是到时候断口处回直接感染腐坏掉。 这莲藕得吃,藕带更是不能留,这东西必须在这几天之内全部吃完,不然立马就会坏掉,因为更加鲜嫩的原因,里头的纤维不多,水分较高,导致它比莲藕不耐放得多。 晚上吃饭的时候,厨房里传来清脆的咀嚼声,是藕带在嘴里被咬碎的声音。 不过不是两人咬的,是家里的四只狗子咬的,除了几根藕带还有一块莲藕在碗里,这东西狗子少量吃倒是没什么问题,而且它们牙口好,吃出来的声音清脆,两人听着狗子们的吃播都觉得下饭。 穆奚一早就带着塑料布出门去弄桂花了,今晨起来没有什么水雾,采摘下来的桂花也不会带太多水汽,不容易腐烂还更便于晾晒,是采摘的大好时候。 穆奚去的时候很小心,带上了枪还带上了之前在旅游区找到的摩托车全包式头盔。 桂花树离之前的桃花很近,都不用猜就知道那群猴子不会放过满树的桃子,这段时间最后一批桃子应该才刚成熟,说不定过去就会撞上它们。 上次被砸得心有余悸,这次他全副武装,这么厚实的头盔,他就不信还能被砸疼。 赵叶青也有些担心,询问要不要跟着他一起去,穆奚想想还是拒绝了,“不太安全,而且家里最近都最好不要空着,得有个人看家。” 烘干房里面的牛肉肠还在熏制,估计还得熏上四五天之后才能取下来放在外面遮阴的地方晾晒。 要是能熏得更久一些当然更好,可就是太浪费燃料,除了木炭之外,里头还有一个金属的汽油桶里放了半桶的木柴,主要还是倚靠这个才能烧出足够的烟雾来熏腊肉香肠。 而这种明火在遇到熏肉滴下来的油脂之后就会出现爆燃的情况,很容易引起火灾,四周的墙壁是被糊住了,可还有顶上还是木头的。 原本两人打算用之前在草甸上看到的那户人家的那种可拆卸板房的材质来做烘干房,可又担心长时间的高温烘烤,内壁的油漆会产生有毒物质,只能放弃。 赵叶青在穆奚出门之后,走到后院菌房,里面的蘑菇还是和之前一样,长势茂盛。 只不过这次的蘑菇不是之前的平菇了,平菇只占一小部分,剩余的介质都被赵叶青放上了春天找到的野蘑菇根茎块。 原本是打算死马当作活马医,采摘回来的蘑菇把根部切掉后埋在之前的介质里,洒上水不抱希望的等着。 赵叶青去看过几回都没见到有蘑菇冒出来,后来懒得管就忘记了,一个多礼拜之后才想起来去给里面还长着的平菇洒水,一进去就看到里面原本光秃秃的木糠稻草介质上满是小蘑菇。 不单单是一种菌子,春天采摘的品种很多,她也没区分,就这么都埋在里面,想说长不出来就算了,没想到这些野生的菌子这么争气。 就是长得不算大,味道也没有那么香,但是解馋是足够了。 偶有杂菌冒出来就会被她剔除出去,不只是菌菇房里,菜地里也时不时还会冒出各种野生菌,没有前年的那么严重,但也得拔掉,特别是长在院子里的,傻乎乎的鸡一见到了还争抢着去吃。 最后谁抢到,谁就嘎了。 菜地里逛了一圈,摘下了一小篮子的小番茄,洗干净扔进嘴里酸酸甜甜的,酸度比较高,可能是因为肥没浇对的原因,除了农家肥还得弄点发酵有机肥才行。 厨余发酵桶一直没有空闲过,产出来的肥料专供菜地,自产自销足够用了。 炎炎夏日,一杯冰镇薄荷水,一份酸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