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见天子的好机会 (第1/1页)

听到李儒的话,张与微微拧了拧眉头。 毕竟。 在他看来,李儒明显是内政高于军事,而且以手段狠辣而令人生畏。 但要是真说起计谋,大局,军事,可能就差了些。 甚至未必比得上有‘智迟’之名的陈宫。 要知道,陈宫都知道通观全局去看,而李儒的视线,永远都在雒阳,或者长安这一亩三分地。 从帮董卓立足雒阳,到废黜天子,毒死少帝等等。 这些更多都是权术,而非军事能力。 而实际上呢? 李儒除了帮董卓把吕布弄过来外,在军事上就没什么建树了。 而不管是正史、演义、还是从如今的现实情况来看,李儒都没有什么大局上的军事观念。 在正史上。 十八路诸侯讨董,董卓兵多将广,还有吕布这个天下第一的武将在。 可李儒也只是让董卓拿金银财宝贿赂各诸侯,后面还劝说董卓远走长安,以图安稳。 而在演义上呢? 他入了长安后,即便是董卓将貂蝉占有。 他也只是劝董卓将貂蝉还给吕布,甚至都没有细究貂蝉背后是否有人搞鬼。 这也就间接导致了董卓身死,关中大乱。 要知道。 貂蝉可是光明正大从王允府中送出来给董卓的啊! 怎么这美人就平白跟吕布搞到了一起? 这么明显的破绽啊! 遇强敌只会贿赂退避,这可不是单单能以‘贪图享乐’四个字就能概括的。 这李儒,下限他可能看不到了。 不过上限,他也许已经摸到了边缘。 思及此,张与也微微松了口气。 张与心中自有盘算,而董卓听心腹李儒也建议延缓称帝,也是静下心思索了片刻。 虽然董卓进了长安,雄心壮志早就被繁华消耗殆尽了。 但他跟袁术那种没脑子的相比,还是不一样的。 因此。 他思虑了片刻,还是点头,采纳了李儒和张与的计策: “文优所言有理!既如此,称帝便暂缓吧! 只是,函谷关的曹操不得不防!” 说完,他环视一周,目光挨个扫过郭汜、牛辅、樊稠等人,最后还是看向了郭汜。 只见他目光如炬,沉声下令: “郭汜,你立刻率军前往函谷关,防备曹操偷袭。 切记,若时机一到,你自行领兵出函谷关!” 要知道。 战机都是稍纵即逝的。 郭汜作为他麾下征战沙场的大将,远比牛辅、张济等人厉害些。 因此,他自能把握合适的出战机会。 董卓这么说,张与一点都不奇怪。 毕竟,他提出镇守函谷关的时候,就已经猜到董卓是一定会将郭汜派出去的! 然而。 郭汜闻言,却有些不情愿。 毕竟。 带兵作战怎么可能比得上他在长安衣食无忧? 只是碍于董卓的命令,他还是答应了: “是!” 对于郭汜的想法,董卓还是能摸清楚几分的。 因此,董卓当即便开口道: “来日,若天子禅位,我身登大宝,诸公定然封王称公!” 虽然董卓性情暴戾,但他一直对下属还是很大方的,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追随。 而他对郭汜等人的话,基本上也是都兑现了的。 因而。 这话一出,众人都激动了。 连李儒面上都有一丝震惊与喜色。 见状,张与面上也适时的显露出一丝惊讶,随后便是狂喜之色,没有露出一点破绽。 众人的模样看的董卓颇为满意。 但紧跟着,最先清醒过来的李儒,就开口提醒董卓: “相国,袁术大逆不道,僭越称帝。 如此良机,相国正好可让天子下诏,令刘备等人全部讨伐袁术,如此亦可祸水东引。” 既然要两败俱伤,当然得全打起来才行啊! 但道理是这样的。 可董卓闻言,却很是为难。 毕竟,上次他请旨,请的皇宫血流成河。 而后他就直接把天子关了起来,这几个月他差点都忘了天子了。 现在去请旨…… 董卓皱眉思索,还没想出个办法,李儒的声音就再度响了起来: “相国,如今袁术称帝,局势已经发生了转变,天子会知道该如何做的。” 毕竟。 相国当日请旨废了刘备并州牧之职,跟天子闹得不可开交之时,他就在当场。 后面还是他出了主意,杀尽了天子近臣,这才逼得天子点了头。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天子最后关头反悔了。 但是至少从这件事还是能看出来,天子不会甘心让袁术称帝的! 董卓自然理解李儒的言下之意。 但他一想到刘协那小兔崽子,提到刘备就像突然有了骨气一样,死活不愿意下诏书,心里还是来气。 而且,他上次暴怒之下,还踢了刘协一脚。 要是他去请旨,搞不好还适得其反。 毕竟刘协这小儿,比起刘辩,胆子还是大了些,也聪明多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